•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良渚古玉被中華文化促進會命名為“中華玉”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10-31
      杭州10月30日電(記者 沈蘭)5000年前的王者之器,良渚文化玉器中最具代表性與原創性的玉琮、玉璧和玉三叉形器等三件玉器,今天在杭州良渚玉文化產業園開園日被中華文化促進會正式命名為“中華玉”,以此昭示“禮、德、和”的中華傳統文化內核。據悉該命名儀式由中華玉文化中心和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委會共同主持,中華文化促進會常務副主席王石宣讀“中華玉”命名文件。

      中華玉文化源遠流長,擁有8000年傳承史,《說文解字》釋玉為“石之美者,有五德”;《禮記》稱“君子比德如玉”——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特定、崇高的地位,可喻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著名學者費孝通先生以“玉魂國魄”四字,高度概括了只有中華民族才擁有的這種對玉與玉器情有獨鐘的歷史文化現象。

      據悉,玉為石之美,自人類文明之初便有了石崇拜。古時曾有傳說,古人將玉饋贈上仙,以示禮儀,玉器成為與上天溝通必然媒介。兩國交兵,立盟約便寫在玉上,所以便有了“化干戈為玉帛之說”?;谟裼衅渲鴥仍谖幕?,以及外在裝飾美,所以被人們所佩帶。又因玉是溫潤的,今人佩帶玉更有摒除浮躁之說。

      擁有5000年歷史的良渚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的杰出代表,被譽為“中華文明之光”。而良渚文化玉器又可稱得上是良渚文化最重要的文化因子。據保守估計,全世界已知的良渚文化玉器數目不在15000件之下,有琮、璧、鉞、璜等40余種,其中的琮、璧、錐型器、三叉型器等半數以上的器類,都為良渚文化原創。

      作為物質與技術結晶的良渚文化玉器,不僅滲透著宗教、政治、軍事、禮制等諸多方面的重要內容,是實證中華5000年文明的關鍵所在,而且其數量之眾多,器型之豐富,工藝之先進,紋飾之精美,功能之復雜,影響之深遠,為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也為世界同時期所絕無僅有。良渚文化玉器在中華玉文化發展史上獨一無二、無與倫比的地位,甚至可以使我們將之視為中華玉文化的杰出代表與象征。(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