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展品與主題牽連性小 上海雙年展過度闡釋遭質疑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10-25
    張洹美術館版《塞魅麗》十分惹人注目,他在展廳內搭建了一座明代祠堂,再擺放些生活用品,墻上則貼滿歌劇影像。

      意圖以巡回排演新模式打破百年雙年展制度的上海雙年展,終于在昨日在上海美術館開啟。包括劉小東、王小帥、張洹、邱志杰在內的47位藝術家以上海美術館為舞臺,讓不同的媒介和形式在“劇場”中登臺表演,不過這種新模式也遭到觀眾過度闡釋的質疑。據悉,本屆雙年展將于明年1月23日結束。

      “巡回排演”突破傳統

      百年雙年展日益趨同化和節日化。為此,有著14年歷史的上海雙年展在本屆雙年展中提出用流動性“巡回排演”的新模式來挑戰固定的展覽模式,并將本屆主題定為“巡回排演”。

      這種新模式也讓此屆雙年展跳出美術館這一空間。47位(組)藝術家在巡回排演基礎上構成了雙年展的核心內容。為此,與往屆著重強調上?!翱斐强炜汀睂傩圆煌氖?,本屆雙年展突出現場感及過程性,繪畫、影像、裝置、網絡等不同媒介和形式在劇場中登臺表演。

      張洹搬出歌劇《塞魅麗》

      一走進美術館便可見王邁的裝置《氣象鹿臺》,這一猶如游樂場中的旋轉木馬的裝置帶觀眾進入了一個游樂舞臺。此后,不同藝術家在美術館內導演了一出出劇。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煙灰畫、行為藝術等見長的張洹將自己跨界指導的歌劇《塞魅麗》制作成美術館版本。張洹在一樓展廳內搭建了一座明代祠堂,祠堂內擺放的都是原主人的生活用品,中間大屏幕上則播放著有關老宅的紀錄片,旁邊兩側墻上則貼滿了歌劇《塞魅麗》的影像。它們同時講述著浙江衢州一座明代祠堂拆遷的故事。

      張洹說,這一裝置都是老物件的原樣呈現,“我要把藝術想法盡量去掉,呈現出它生活本來該有的?!?

      策展人稱主題貼近大眾

      本屆雙年展在強調“巡回排演”大氣場的同時呈現出的都是一些大制作、大手筆的作品,現場、情境性更為突出。然而,也正因此,觀眾質疑本屆雙年展被過度闡釋,認為“巡回排演”的概念過于晦澀,此次出現在上海美術館的許多展品都需要過度闡釋才能與主題牽連。

      對此,策展人高士明回應,一直以來當代藝術被質疑脫離大眾,需要文本解讀,但本屆雙年展所打破的恰恰就是文本、解讀和闡釋制度,這次大部分的藝術活動和作品都是向社會打開。特派記者 李健亞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