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圓明園罹難日發倡議書 成龍擔任文物回歸代言人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10-19
    圓明園罹難150周年日,蒼天亦動容。從18日白天開始的雨,一直淅淅瀝瀝下到了晚間,大水法遺址前上演了以紀念圓明園罹難150周年為主題的晚會,凄風冷雨中,在場眾人亦為之動容……

      圓明園遺址公園在晚會上發布了一份針對圓明園流散文物的全球倡議書:倡議全球持有圓明園文物的機構或個人返還文物,全球熱愛和平的人士共同抵制圓明園文物的拍賣、交易,全球學術機構共同做好圓明園文化遺產的研究、保護、傳播和利用工作。這份倡議書從發布日起將在圓明園遺址公園陳設,進行為期一年的簽名征集。成龍當晚成為簽名第一人,并擔任了圓明園文物回歸的形象代言人。

      來自新西蘭的友好人士瑪麗夫婦將從中國掠奪的兩個廣彩瓷瓶在晚會現場捐獻給中國。盡管經過中國文物專家的鑒定,這對瓷瓶并不是圓明園的文物,但是這對新西蘭老夫婦認為,就算不是圓明園的瓷器,但也是他們祖上從中國,也可能是從中國老百姓手上搶來的,“我們認為這個東西放在家是恥辱,所以一定要把它送回中國?!?br/>
      中國歷史學家汪榮祖與法國歷史學家伯納·布立賽18日下午在圓明園的“諧奇趣”遺址前對談,兩位訪談嘉賓是中法兩國的圓明園研究專家。汪榮祖的《追尋失落的圓明園》是第一部中國人用英語撰寫的全面研究圓明園的歷史巨著,伯納·布立賽的《1860:圓明園大劫難》則是有史以來第一部從一個法國學者的角度全面正視和反思這一事件的著作。

      雨中,兩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學者侃侃而談,他們以全球視野和中西維度審視那段苦難歷史,提醒中國人不忘屈辱,奮發圖強,更向世界表達了銘記過去、珍視人類文明的共同遺產、珍視和平與發展的理想。伯納以“可以寬恕,但不能遺忘”來總結紀念日之際最該銘記的,而汪榮祖則表示,最不能忘記的是輝煌的文明突然一下失落,這樣的歷史記憶是應該被永久銘記的。

      事實上,中國人也的確沒有忘記:在正覺寺山門廣場上落成的圓明園罹劫150周年紀念石正面,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下“不能忘記”四個蒼勁的大字;18日晚推出的圓明園罹難150周年主題曲亦為《不能忘卻的紀念》,它還將成為圓明園今后的對外形象宣傳片。

      據了解,即將推出的《圓明園劫難記憶譯叢》,編選了當年參戰的英法聯軍將領、外交官、翻譯官、軍醫、牧師等各色人物于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后在英法出版的戰爭回憶錄16種,其中英軍7種、法軍8種以及1種圖冊,包括英法軍統帥及特使等英法聯軍的關鍵人物。其內容細節將構成珍貴的史料來源。

      “150年前這一場劫難,體現了一種文明沖突帶來了一種對人類遺產的災難,牢記歷史不是延續仇恨,牢記歷史是更高層面的理性的反思。文明的差異可能很長時間都會存在,這種文明的沖突怎么去解決?應該去理解、對話、合作,應該謀求更高層面的和平?!眻A明園管理處主任陳名杰的話代表了中國人的心聲,涅槃之后才有新生,才能走向新的輝煌。(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