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全國展訊

    19張珍貴古琴首次集中在國家大劇院展出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10-19
    北京10月18日電 (記者 應妮)《“高山流水”——古琴藝術展》18日在國家大劇院東展廳隆重開幕。19張珍貴古琴首次集中展出前所未有,而其中一張唐代古琴更是曾以891萬元創造了新的中國古琴拍賣世界紀錄。

      本次展覽將分為琴史、琴器、琴譜、琴人、斫琴工藝、文人場景六大板塊,通過文字、圖片說明、多媒體演示以及多種實物(包括不同年代、款式的古琴;古琴善本古跡;琴學著作;琴曲集成;古琴字畫等)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國古琴文化。另外,本次展覽將專門設置古琴制作工藝流程的場景展示,呈現當代古琴制作工藝研發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所產生的流變。

      國家大劇院藝術品部劉欲曉介紹,作為國家大劇院今年表演藝術類重要展覽項目之一,同時也是近年來關于古琴的一次大型專題展覽,本次展覽將以“保護、傳承古琴藝術”為宗旨,向世界展示中國古琴藝術中的“人”與“物”一體、“樂”與“思”相融的中國傳統精神的展演活動,向觀眾普及古琴藝術。

      本次展覽展出的19張古琴,其中最古老的“大圣遺音”琴,屬于存世為數不多的唐琴之一,這把琴琴腹龍池內兩側上下刻著“至德丙申”的年款,表示為公元756年制造。這一年,唐朝歷經安史之亂,玄宗退位,肅宗即位改元,大圣遺音琴是中唐之始制作的第一批宮琴。后來,琴被收入了清朝內府,存放于養心殿南的文物珍品庫中,顯示了皇帝對這把千古名琴的珍視。然而即便如此,古琴依然未能擺脫劫難:由于年久失修,庫房屋漏,泥水經琴面淌下,時間長了竟然在琴面上凝結了一層堅厚的水銹,望之仿佛漆面脫盡,破敗不堪。溥儀遜位后,清室善后委員會入宮點查,見到此琴,竟定名為“破琴一張”,名琴命運跌入谷底,繼又沉淪二十余年。1947年,王世襄先生慧眼識珠發現了它,經鑒定為唐琴。建國后,故宮博物院延請著名的古琴家管平湖先生來院修理大圣遺音琴,光清除漆面水銹就耗時數月,然而卻驚喜地發現原來的漆面居然絲毫無損。在按原樣重新裝配了紫檀岳山后,這張唐琴終于恢復原狀,重煥光彩,以指扣琴背,音堅松有回響,按彈則發音清脆、饒有古韻。該琴曾于2003年以891萬元創造了新的中國古琴拍賣世界紀錄。

      明代的“霜鐘”琴、蕉葉琴、“中和”琴、“蕉林聽雨”琴,清朝的仲尼式琴、“龍門風雨”琴、“峨嵋松”漆琴、“聚云”琴、“玉泉”銅琴、“遼天風”石琴、仲尼式七弦琴、孔子式易少山制琴、黑漆“殘雷”琴等珍貴古琴也將展出。

      此外,還有雁足、琴軫、琴弦、琴徽等古琴配件,和《松弦館琴譜》、徐上瀛著《谿山琴況》、《五知齋琴譜》、《天聞閣琴譜》等珍貴古琴譜。

      展覽期間,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還將為觀眾帶來一系列古琴專場演出、講座等藝術教育活動。11月7日晚,國家大劇院小劇場還將上演《高山流水——古琴名家大師音樂會》,這也是大劇院舉辦的首次古琴專場演。(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