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南京或有第3座南唐皇陵 疑為"琵琶皇后"懿陵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10-14



    “南唐三陵”推測示意圖。張葉 繪

    “櫻花落盡階前月,象床愁倚薰籠。遠似去年今日,恨還同。雙鬟不整云憔悴,淚沾紅抹胸。何處相思苦,紗窗醉夢中?!边@是南唐后主李煜為緬懷英年早逝的夫人周娥皇,寫下的感人至深的詞。近日,隨著紀念南唐二陵考古發掘60周年系列活動逐項展開,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隊將在祖堂山西南面的南唐二陵區域內展開考古勘探。60年后首次啟動的南唐帝陵考古勘探,能否在欽順二陵附近尋找到這位周皇后下葬的懿陵,再現李煜與周氏姐妹生死情愛的動人故事?

      現場

      神秘的十字形探溝

      考古專家“暫時不能多說”

      近日,記者在南京祖堂山參加“紀念南唐二陵考古發掘60周年書畫展”開幕式后,信步來到后山,意外發現了一個十字形的坑道。依照記者多年采訪考古工地的經驗,這是在進行正式考古之前勘探。記者湊近探溝,只見左手橫向的一長條近一米的探溝中,幾排青磚已經顯露出來。

      帶著驚喜,記者撥通了考古部王志高的手機,他告訴記者,確實后山是在進行一次考古勘探,“暫時我不能多說,因為紀念南唐二陵60周年系列活動有一整套計劃?!彼瑫r表示,目前所做的勘探是為了弄清整個陵墓的布局規模,更好地進行保護,并不代表發掘,國家文物局也并不主張對帝王陵進行主動性挖掘。

      60年前來不及細探

      南唐二陵留下諸多待解之謎

      昨日,記者采訪了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文博泰斗蔣贊初先生。1950年,他當時還在南京博物院,全程參與了南唐二陵的考古發掘。他認為,目前還不能確定究竟是墓葬地面建筑還是墓葬。但當時是有這樣的判斷,“不排除有陪葬墓的可能。當年,我們在順陵西南方找到了享殿遺址,面積達4000平方米,規模宏大。但這時,我們這支考古隊主力被緊急調往治淮考古,來不及展開進一步發掘?!笔Y老回憶說,那次只對欽陵和順陵兩座帝陵的墓葬核心區進行了發掘清理,并未在陵墓周邊區域展開全面的調查勘探,給南唐帝陵考古留下了許多待解之謎。

      疑問

      是否發現了

      第三座南唐皇陵?

      專家認為不排除其可能性

      在蔣贊初先生的建議下,今年,南京市文物部門決定在南唐二陵發掘60周年之際,從本月中旬起展開新一輪考古勘探,摸清陵園區的范圍和建筑布局。那么新一輪考古探究的墓主人究竟是誰呢?

      南唐建國僅39年,共有3位皇帝,4位皇后。南唐二陵埋葬了南唐兩代皇帝及皇后,一是先主李昪及皇后宋氏葬于欽陵,二是中主李璟及皇后鐘氏葬于順陵。從欽順二陵空間位置來看,二陵相距50米,由于李昪與李璟是父子關系,因此順陵的位置在欽陵西側偏北50米處,按照傳統帝陵葬規,格局上分出了主次。

      那么依照欽順二陵的布局方位分析,是否可以推測,如今在后山的勘探中,十字形探溝發現的遺跡是否也是一座皇家陵寢?對此,蔣老認為,不排除可能性,但同時也不排除其在欽陵西側的可能。

      是否為大周后

      入葬的“懿陵”?

      推測應與南唐二陵毗鄰

      那么這座陵寢埋葬的是誰呢?蔣老告訴記者,南唐先主李昪卒于943年2月,11月入葬。20年后,中主李璟葬入欽陵之西50米的“順陵”。3年后,又葬入其皇后鐘氏。同年,后主李煜葬其皇后周氏,通稱“大周后”于“懿陵”,但史書未載其確切的地址。但史料中發現有這樣一段記載:“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大周后卒,次年正月遷靈柩于園寢,陵號曰懿陵,謚昭惠。同年九月,鐘太后卒,葬于順陵”。這段記載說明,在李璟皇后鐘氏下葬順陵時,后主李煜為自己預留的墓地“懿陵”,并且已經修建完成,只是因大周后先于李煜離世,故先行入葬懿陵。而李煜國破降宋后被宋太宗毒死,葬于洛陽邙山。蔣老說:“據說,清代時,有人曾在墓地看見李煜與小周后的合葬墓的文字?!?br/>
      按后主李煜時期,南唐已向北宋稱臣,國力日蹙,同一年內將母后與皇后入葬,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如果再要為大周后另行擇地建陵,在時間上與財力上均不允許。因此,原本應為兩人合葬的懿陵,最后只入葬了大周后一人。蔣老認為,南唐欽順二陵為相鄰而建,根據帝王陵寢的規制,懿陵也應修建在南唐二陵附近。隨著下一步考古勘探的進一步深入,如果真的發現懿陵的跡象,那么南唐二陵或許要改稱作“南唐三陵”了。

      陵內可能會有

      哪些標志性文物?

      可能有大周后陪葬的琵琶琴

      那么懿陵又將出土哪些珍貴文物呢?

      這是人們所期待的。因為,這位被南唐后主李煜灑盡了淚水,寫盡了筆墨的才女大周后,給后人留下了無數動人的故事,比如是否會葬有大周后心愛的琵琶琴。

      但是,蔣老擔心的是,南唐二陵歷史上曾經遭遇過一次大規模的破壞活動,懿陵中的珍寶是否安然無恙,也很難說。

      當年發掘欽陵時,蔣老他們發現其前室和中室的室頂各有一個盜洞,在各室淤土中發現的陶俑均已身首異處,并從陶座上被翻到磚地,陶瓷器無一完整。

      后室被破壞的部分除室頂的天象國外,還有石棺床、后壁上部、壁龕以及大約三分之一的雕刻有地理國的青石板地面等處。安放刻字填金玉哀冊的石函和鐵函也被打壞,玉哀冊片殘破散亂地棄置于墓室各處,其中一片有“欽陵禮也”字樣的殘片與另一片背面的編號有用刀刮削過的痕跡,顯然也是有意識的破壞行動。

      而陵園的原有布局也遭到了破壞,蔣老推測,“南唐二陵也有像明孝陵那樣的神道,兩旁屹立著石人、石馬,石獅,以及石華表。二陵的門闕與神道石刻可能初毀于南唐滅亡時的金陵城破前后,而殘存的遺跡,則可能是被毀于明代后期兵部尚書王以在此建墓之時?!?br/>
      故事

      大周后琴瑟相和

      據史料記載,南唐4位皇后中,第一位皇后為宋福金,南唐先主李昪的皇后。第二位皇后為鐘皇后,南唐元宗李璟的皇后。第三位皇后為大周后,原名周薔,小名娥皇。她是南唐開國功臣、大司徒周宗的長女,也是后主李煜的第一位皇后。

      周娥皇是位優秀的音樂家和舞蹈家,“通書史,善歌舞,尤工鳳簫琵琶?!币淮?,周氏彈琵琶為中主李璟祝壽,優美的曲調讓李璟嘆服不已,遂將自己珍愛的燒槽琵琶贈予周氏。她重新考證編排唐明皇時代的“霓裳羽衣曲”,使其流傳千年。在李煜次子夭折后,大周后悲傷過度一病不起,于乾德二年病卒,享年29歲。

      大周后娥皇,容貌美麗,楚楚動人,聰明賢惠,能書善文,她創造出一種高髻纖裳和首翹髻朵之妝,流行金陵。李煜登位之后,對她恩寵有加,冊封她為皇后。臨終前,大周后請求李煜將中主李璟所賜的燒槽琵琶陪葬。大周后去世不久,“明俊蘊藉”28歲的李煜,忽然變成了“形銷骨立”、不扶杖就無法站立的“形骸”。李煜為愛妻寫下多篇詩詞,并自稱“鰥夫煜”。

      小周后生死相隨

      大周后死后,她的親妹妹小周后成了李煜的繼后,小周后容貌靚麗,棋藝精湛,愛好奢侈享樂。公元974年,宋滅南漢后,趙匡胤發兵10余萬,進攻南唐,次年,李煜由皇帝變為囚徒,惜別金陵。公元978年,李煜42歲生日,寫了流傳千古的詞句:“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边@首詞里的家國情緒,讓趙光義大怒,于是賜酒毒死了李煜。李煜死后不久,小周后由于哀思,僅數月也身亡了,死時年僅28歲。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