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文化部有意取締“偷菜”?網友激辯“偷菜”去留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10-14
    反方:不是游戲的錯,叫停實屬因噎廢食,不明真相的圍觀網友

      12日最熱鬧的網絡新聞莫過于一條微博上的轉帖———稱文化部可能著手取消或改良偷菜游戲,因其無益于開發智力,過度泛濫引發社會負面作用,甚至有律師已做好就該游戲的不良影響提起公益訴訟的準備。

      文化部有意取締“偷菜”?

      此消息從12日一早便開始被熱鬧轉帖和評論。所鏈接的報道顯示,事起甘肅天水婦女李某受網上“偷菜”游戲誤導,上演現實版偷菜鬧劇而違法被拘一案,當地媒體就此事采訪了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執法監督處。一位姓李的值班人員表示,“偷菜”游戲確實能提供一個充滿自然情趣的虛擬網絡平臺,但互動“偷菜”功能屬于簡單機械的操作,并沒有啟迪思維和開發智力的益處。接下來,他們會把相關意見收集上報,“有可能對此類游戲的‘偷菜’功能逐步取消或進行改良,徹底為廣大網民提供一個積極向上的虛擬平臺,減輕對青少年道德及價值觀的負面影響和危害”。

      到羊城晚報截稿時為止,文化部尚未對此說法給予說明或證實。值班人員的意見僅代表他個人,還是表達了文化部的某種考慮,不得而知。

      羊城晚報記者隨即聯系廣東省文化廳、新聞出版局相關人士,他們均表示對此事尚不知情,更未得到過來自主管部門的指令或信息,暫時不予置評。

      網友激辯“偷菜”去留

      雖然在報道中所附的一個網民調查顯示,52%的參與者支持將“偷菜”游戲網站關閉。但是,網友評論以及微博上的反應幾乎呈現出“一邊倒”的態勢,大家都反對以“關閉”或者“取締”的手段對待這款游戲。

      “插畫師小飛”說,游戲的主要功能是娛樂,本來就不是益智;再說,不益智的游戲多了去了,難道都要禁止嗎?“夏秋冬”比較理性,認為“網上偷菜”與天水婦女進菜地偷菜沒有必然因果關系。有人把游戲當現實或是當模板復制生活,不是游戲的錯。叫停實屬因噎廢食?!巴粑踅堋北硎荆骸半m然我不玩,但廣大人民群眾喜歡,你就不能說取締就取締!”

      不過,也確實有人贊成叫停。例如“常在猩間”就說:“趕緊取締。解放這一代中老年上班族以及部分公務員,政府公職人員,還有一部分無聊的學生?!?br/>
      爭論也從網上蔓延到現實中。資深“開心農場”玩家“sunflower”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對于絕大多數游戲參與者而言,心態也就是“把自己種的菜給大家分享”,而且不會涉及真正的金錢投入或者裝備損失,所謂“取締”確實言之過重了。

      中山大學大四學生小黃說,周圍沉迷其中的同學確實很多,但這還是屬于個人的愛好行為,沒有必要強行制止。大學教師滕先生說,作為一名家長,自己也會限制孩子上網玩游戲的時間,但是反對動用行政和法律手段來對待一款游戲。

      其實,有關“偷菜”的風波這已不是第一起。去年年底就曾傳出消息,文化部要求“偷菜”游戲改名。而“開心農場”開發商“五分鐘游戲公司”隨后也證實,順應文化部即將出臺的社交游戲管理政策,該公司已經自愿將“偷菜”改為“摘菜”,而且還針對一些沉迷偷菜游戲的偏執狂,對游戲規則做出了修改,即調低游戲里每天可以采摘的菜的數量上限,以避免用戶花費大量精力在其中。

      那么這一次,“偷菜”游戲還能過關嗎?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