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觀點

    紀連海:董希文憑直覺畫出油畫《開國大典》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10-13
    今天我要給您介紹的是董希文創作油畫《開國大典》背后的故事。先來簡單了解一下董希文其人。

      1914年出生的浙江紹興人董希文是2002年國家文物局規定的“作品一律不得出境”的10位現當代書畫大師之一。他早年先后入蘇州美術??茖W校、杭州美術??茖W校、上海美術??茖W校學習。1939年赴法留學,1943年赴敦煌藝術研究院并投入對敦煌壁畫的研究,并將研究成果運用于油畫創作之中。 1946年后在北平藝術??茖W校任教。1952年,中國革命博物館委托時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的他創作大型油畫《開國大典》。

      董希文當時接受這個創作任務時,還在北京郊區參加土改工作呢。當時有關部門對董希文有個指示,就是盡可能快地把這個巨型油畫畫出來。結果,董希文只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便交了卷。

      原本董希文有個習慣——他不太喜歡匆匆忙忙地趕任務,因為畫畫始終是個需要有靈感的工作。但這回董希文的創作激情無比旺盛,人一旦對某個東西有了熱情,多困難的事兒都能解決。

      為了畫《開國大典》,董希文搬到了親戚家,因為這兒能給他提供一間小畫室。這個臨時畫室又窄又小,到底有多小呢?一塊兒2米多高、4米多長的畫布往這小地方一擱,畫布直接是上接房頂,下貼地板,董希文畫畫的時候,一會兒得爬上房頂、一會兒又得躺在地上。

      當然,爬來爬去這都不是最要命的,這小屋除了畫布之外留下后退的空間基本上就沒什么了。董希文的后背總是得緊貼著墻壁,就算是這樣,也不能將整個畫面全看清楚。大家想想看,一個畫家,在完全看不到畫面整體效果的情況下,要想把畫畫得好,那得多困難??!

      話說到這兒,我們就知道,油畫《開國大典》完全是董希文憑借經驗和直覺畫完的。董希文的女兒董一沙就這么說過:“《開國大典》動手以后,父親常常是沒日沒夜地畫。那時,他抽煙抽得很多,沒半天工夫,煙灰缸就滿滿的了。在他畫得入神的時候,喊他吃飯,都聽不見,家里人都知道,這時候絕不能打攪他,只好先把飯收起來。 ”有時候為了節省畫畫的時間,董希文就在畫室的椅子上湊合著過夜。好就好在這樣辛苦的付出,終于得到了巨大的回報,《開國大典》的創作進度很快,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基本完成了。

      1953年,《人民日報》在頭版重要位置發表了油畫《開國大典》。人民美術出版社隨后將《開國大典》印成年畫在全國發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