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文物修復師杜安:喚醒文物的歷史記憶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10-04
    上佳的品相、精美的紋飾、典雅的銘文……一件件文物珍品風采宛然,幾乎讓人忘了它們出土時的破敗不堪。

      9月25日,在省博物院文物保護技術研究中心,十幾位文物修復師正忙著為文物做“手術”、“美容”,杜安就是他們中的一位。

      一只秦代青銅熏爐上銹跡斑駁,它患的是青銅器的“癌癥”——粉狀銹,“不及時處理的話,文物幾個月就會變成一堆粉末?!彼f。

      拍個X光片辨別病變成分,寫出“診斷報告”,刷去文物身上的污物,用合成材料拼接好“斷肢”……即使是國內首批拿到專業資質的文物修復專家,一天下來也很可能只能修復好指甲蓋大的地方,這樣的工作杜安已經做了17年。


      “做這一行沒有耐心是不行的?!彼χf,省博物院一樓展廳里的那件“司母辛四足銅觥”,重見天日時是個銹蝕、礦化、霉變嚴重的“重病號”,經過他3個多月的修復終于再煥發風采。

      據杜安介紹,每位修復師平均1年能修復大約10件文物,然而省博物院現有13萬件文物需要“看病”,五分之一還是“急診”?!斑@一行人手不足?!倍虐布戎庇謸鷳n,“歷史的線索在你面前斷裂,想想都很可怕?!?br/>
      除了瑣碎枯燥外,對人體有害的工作環境也讓很多人對這一行敬而遠之,修復師們長期接觸各種化學物質、粉塵、X光輻射等,由于工種小,至今未被納入職業病防治范圍。

      給文物“看病”,修復人員要當個“雜家”,熟知各個朝代各個地域的特點、文物材料的特點等,這是一項歷經數年實踐才能練就的本事?!翱粗奈镌谧约菏窒轮饾u恢復,我們都會生出一種成就感,所以意大利人將文物修復稱作一個高尚的職業?!倍虐残牢恐橐缬谘员?。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