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觀點

    冷軍:公共藝術需要補充創意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9-27

    由武漢市文聯舉辦的“穿行者——當代青年藝術家公共藝術推介展”正在武漢百家藝術空間展出,展覽共匯集了20位北方青年藝術家的56件作品,類型涵蓋油畫、手工扎染、脫胎漆器等,昨日,觀看此次展覽的著名藝術家冷軍告訴記者,此次展覽中有兩件頗有新意的作品給自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被冷軍給予高度評價的作品來自兩位現居北京的“70后”藝術家,一件為漆器作品《回頭看》,作者為著名雕塑家展望的弟子徐陽,作品描繪的是一位沉思的青年男子回頭向遠方望去,男子肩頭繪有一幅風雨即將到來時的風景畫;據悉,徐陽曾是大連理工大學建筑系的一位雕塑專業老師,后放棄安穩的工作,考入中央美院雕塑系,現為自由藝術家,作品表達了作者對自己人生選擇的一種復雜心緒。

    另一幅作品是不銹鋼雕塑《水經注》,作者為當代藝術新銳鄭路,作品由酈道元《水經注》中有關水的3000個解釋文字組成,描繪的是浪花瞬間飛濺的情景。據悉,鄭路出生在一個具有極其深厚中國傳統文化底蘊的家庭,自兒時起受到了中國文學與書法的熏染,形成了他以中國漢字及其產生的相關意韻,來進行雕塑藝術創作的獨特風格,作品表達的是作者對自然、寧靜的追求。

    冷軍稱,這兩件作品給人帶來頗具新意的視覺和震撼,徐陽的作品粗看起來很拙,但作者巧妙地在人的肩頭加上了一幅頗有意境的風景畫,讓整個作品產生了動靜的反差,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而鄭路的作品突破了傳統雕塑,用激光手段將文化載體的漢字,從平面變為立體,由會意賦予形象,婉轉地呈現對歷史的眷顧和探索。冷軍認為,目前在武漢,無論是油畫、國畫等各種畫種的創作,還是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雕塑、建筑等公共藝術,發展得都還很不夠,需要補充的正是這種頗有創意的思維。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