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任繼愈:儒家就是宗教 中華民族要脫貧脫愚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9-19
    在任繼愈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際,《任繼愈宗教論集》由他的同事、學生、助手及親友整理出版了。近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科學與無神論研究中心、《中華大藏經》編輯委員會在北京聯合召開了“追思任繼愈先生——《任繼愈宗教論集》出版座談會”。任繼愈先生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宗教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在宗教學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為了緬懷任繼愈先生在馬克思主義宗教學領域的獨特貢獻,我們組織編輯了這個專版,向廣大讀者介紹任繼愈先生在一般宗教理論、科學無神論以及佛教、儒教、道教等方面研究的主要觀點,展現其在宗教學方面的深厚修養和主要理論建樹。

      ——編 者

      我國宗教學的研究,在任繼愈先生之前就已經開展。比如梁啟超和任繼愈先生的導師湯用彤先生,對于中國宗教學研究都作出了重要貢獻。任繼愈先生在宗教學方面的貢獻,首先就是他那幾篇被毛澤東同志稱為“鳳毛麟角”的研究佛教的文章。這些文章后來結集為《漢唐佛教思想論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這些文章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研究宗教問題,開辟了中國宗教學研究的新方向。任繼愈先生也成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宗教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

      用歷史說明宗教

      依照任繼愈先生的概括,馬克思主義宗教學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用歷史說明宗教”。馬克思曾經講過,宗教本身沒有自己的歷史。宗教的歷史依附于社會物質生產和生活的歷史。這是馬克思主義存在決定意識的歷史唯物主義在宗教學研究領域的體現。從這個原則出發,可以弄清許多非馬克思主義宗教學家長期攪繞不清的問題。

      毛澤東同志1959年接見任繼愈先生時說:梁啟超沒有講清的問題,您講清楚了。那么,梁啟超沒講清的是哪些問題?任繼愈先生又是如何講清楚了呢?

      比如,佛法的重要標志之一是“諸法無我”,是所謂“三法印”之一。梁啟超信仰佛教的“無我”論,認為“無我”論可以給人以積極意志。然而,中國歷史上早就有許多人批評“無我”論,認為這恰恰是使人消極的說法。在這個問題上,梁啟超難以自圓其說。再比如,梁啟超考證《楞嚴經》是偽經。然而,這部偽經流傳甚廣。此外還有《法華經》、《維摩經》等,也在中國廣泛流傳。梁啟超認為原因在于這些經的譯文優美??墒?,玄奘的譯文幾乎可以說是譯文中最優美的,但法相宗卻很快衰落。在這個問題上,梁啟超也說不清楚,或者說,說不正確。如果要進一步追問,那些根本不在三次結集之內、釋迦牟尼去世數百年以后才出現的大乘經典,其“非佛語”的性質非常明顯,為什么在中國卻能得到更加廣泛的流傳呢?

      梁啟超二十幾歲時就和康有為一起鼓吹變法,康梁并稱,不僅名動中國,而且名揚海外,是少有的不世之才。在佛教問題上,梁啟超所缺乏的不是才能,而是正確的指導思想和方法。

      依據用歷史說明宗教的立場,任繼愈先生指出,佛教從它的產生到派別的分化,從小乘發展為大乘,都不是佛教教義自身在發展,而是社會生活本身在推動著佛教教義的發展。大乘佛教特別是禪宗,在中國內地廣泛傳播,而南亞一帶卻主要是小乘佛教。至于藏傳佛教,則又是一種面貌。這些演變,都不能從佛教教義本身找到答案,而只能求助于當時當地的社會生活條件。因此,不是佛教觀念改變了印度或中國的歷史,而是印度和中國的歷史推動了佛教觀念的誕生和傳播、演變和發展。載入佛教叢書“大藏經”的佛經連同它的注本近三千部,但真正流行的只是很少幾部。這也只能用它適應社會需要的程度來解釋。

      用歷史說明宗教,是馬克思主義宗教學的基本原則。任繼愈先生自覺而準確地把這個原則應用于宗教學研究,使他成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宗教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

      儒教是宗教

      任繼愈先生在宗教學上的另一重大貢獻,是指出了儒家就是宗教,或者說儒教是宗教。雖然這個結論目前還不能被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學者廣泛接受,但贊同的聲音越來越多。任繼愈先生指出:宗教、迷信、神權是人類歷史上不可避免的現象。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哪一個民族、國家有過對宗教的免疫能力,只不過在不同國家和不同地區宗教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罷了。

      因此,儒教是宗教的結論,不僅是對于一個具體研究對象性質的認定問題,而是關系著歷史唯物主義一般原理的問題,即一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的大國,其思想發展能否脫離人類思想發展的普遍規律?同時,儒教是宗教的論斷還提出了宗教學上一個重要問題,即是否只有像基督教那樣的宗教才是宗教?可以說,儒教問題的提出,在一般宗教學原理上也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批判神學是馬克思主義宗教學的基本任務

      宗教的核心,是神學的世界觀。如何對待這個世界觀,是馬克思主義宗教學區別于其他宗教學的根本所在。

      馬克思著作中所說的“批判宗教”,主要指的是宗教的觀念,即作為意識形態而存在的宗教。馬克思所說的宗教沒有歷史,也是說宗教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和道德等意識形態一樣沒有自己的歷史。毛澤東同志則更準確地表達為“批判神學”。批判神學,是馬克思主義宗教學的基本任務。那么,任繼愈先生是如何貫徹這一原則的呢?

      1957年,任繼愈先生在《南朝晉宋間佛教“般若”、“涅槃”學說的政治作用》一文中說道:宗教問題,不是別的,只是世間的力量采取了超世間的形態?!俺煞稹笔羌俚?,我們用不著回答可能,或不可能。但是擺脫苦難,向往幸福,這是人民的愿望,這個真切的愿望卻不是假的。因此,竺道生的“頓悟成佛”不要累世修行,“對于過著地獄般生活的被壓迫階級來說”,“他們是樂于接受的”。但是這樣的學說,在政治上則被統治階級利用來“從思想上銷毀人們反抗壓迫、不滿現實的意志?!?

      同年,任繼愈先生在《哲學研究》第4期發表《禪宗哲學思想略論》。文中批評禪宗“否認正面語言的表述能夠說明禪宗的基本原理”,批評他們“否認人類有通過邏輯思維認識客觀真理的可能”;指出禪宗所相信的真理“是超現實的,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但同時也指出,禪宗“以主觀吞沒客觀,以心代替了物”的哲學,“使中國哲學史上的認識論比過去更加深刻、豐富了”;禪宗“深刻地揭示了哲學上的根本問題”,“比過去的哲學學派更深刻、更集中地對待思維對存在的問題。在中國哲學史上,它引起了人們對認識論問題的重視?!?br/>
      這就是任繼愈先生對于佛教的批判,也是馬克思主義宗教學者批判神學的典型案例。在這樣的批判中,我們看到的是實事求是的嚴謹學風、認真平實的分析態度。

      不僅要脫貧,而且要脫愚

      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基礎,是科學無神論??茖W無神論也是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理論基礎。1979年,任繼愈先生在《為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宗教學而奮斗》的文章中指出,“馬克思主義宗教學本質上是一種科學無神論”。因此,如果談論馬克思主義宗教觀而不講無神論,那么,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只是一個旗號而已。堅持以科學無神論的立場研究宗教,堅持宣傳無神論,是馬克思主義宗教學的重要內容。

      多年的宗教學研究使任繼愈先生得出結論:中華民族,不僅要脫貧,而且要脫愚。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愚昧也不是社會主義。無論國內外,信仰有神論的不僅是一般群眾,甚至許多是知名的教授、科學家。那么,難道能說他們是愚昧的嗎?

      任繼愈先生解釋說:所謂專家,就是在自己專業領域懂得很多、而在其他領域往往懂得很少的人物。他的智商可能是很高的,但是他的知識結構又是有偏重的。知道自己偏重而慎重從事,那么,在自己所不知或者知之甚少的領域的愚昧就不會表現出來,就像生物的隱性基因也不會表現出來一樣,對自己、對社會不僅無害,而且有益。如果自視甚高、相信神靈,并且相信神靈可以解決自己無力解決的問題,不論這些問題是物質生活方面的還是精神生活方面的,都是一種愚昧的表現,因為神是不存在的。相信一個不存在的東西存在,并且認為它具有超自然的力量,當然是一種愚昧。

      任繼愈先生認為,有神論思想束縛我們的頭腦,限制我們的創造能力。中華民族要成為經濟發達、文化先進的民族,就要不斷地破除形形色色有神論思想的影響。他盼望我們這個民族擺脫愚昧,擺脫有神論世界觀的束縛,昂首做人,充分發揮創造能力,不僅政治獨立、經濟發達,而且文化先進、素質優良。這是任繼愈先生對我們民族的期望,也是他從事宗教學研究的目的。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