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布雕剪紙傳承西關風情 受外國人青睞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9-09]
廣州9月8日電(劉燁) “西關小姐”、“西關大屋”、“涼茶鋪”、“公雞欖”……曾經的西關文化隨著城市的發展漸褪華衣,引得廣州人嘆息。如今在上下九步行街,一家剪藝館重拾起舊日的西關文化,將老廣州的記憶以“布雕剪紙”、“玻璃屏風”的藝術形式展現出來,引得路人駐足觀望,國外友人亦盛贊感嘆。
上九路的這家剪藝館面積不大,屋內一面墻上掛滿了裝裱著紅色布雕剪紙的裝飾畫,傳統味十足?!斑@些沿襲的是剪紙藝術,但用的材料是綢緞”店里工作人員王小姐(她不愿意告知自己的名字)說,這樣可以使布雕剪紙保存得更久。筆者看到,布雕的圖案不僅有傳統的“?!焙汀跋病弊?,廣州的特色騎樓等古建筑以及“越秀新暉”、“天河飄絹”等羊城八景也收錄其中,“小蠻腰”等地標式建筑也躍然“紙”上。
這些廣州建筑在精湛的布雕藝術下活靈活現,盡顯羊城風情,不僅深得國內游客喜歡,也深得外國友人盛贊?!暗昀锝洺S泻芏嗤鈬斯忸?,像一些馬來西亞人,特別喜歡布雕掛畫?!蓖跣〗愀嬖V記者,很多外國友人十分喜歡中國紅,偏愛中國的傳統文化。
然而在店里的另一位工作人員、“老廣州”陳叔看來,店里的鎮店之寶應該是呈現西關文化的精致屏風。這些屏風多為三扇或四扇,高二十厘米左右,屏風由玻璃鑲嵌,周邊為木雕花邊,“西關小姐”、“大屋風情”、“趟櫳情趣”、“涼茶鋪”、“公雞欖”、“落雨大”等昔日生活的點滴都以栩栩如生的畫面展現出來,西關風情彌漫?!爱嬌袭嫷亩际俏麝P的生活,你看看多真實,多有味道,但現在都少見了?!标愂逖哉Z中略帶惋惜。而王小姐一邊撫摸著這些屏風一邊說:“其實有很多方式可以保存這種文化”。
廣州也在為傳承西關文化努力著。如今,保留著騎樓風貌的上下九步行街已經拆除帷幔,重現光彩的灰塑、“滿洲窗”正等待各地游客前來觀賞。
如今離亞運會越來越近了,剪藝館也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期望以特色的工藝吸引各地游客?!拔蚁M獾厝藖韽V州看亞運,不僅看到繁華的珠江新城,吃到廣州的傳統美食,也能帶走對老廣州的美好回憶?!蓖跣〗阏f。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