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專家公布新證據稱河南安陽西高穴墓非曹操墓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8-23
    21日在蘇州召開的三國文化全國高層論壇上,與會學者提出,出土石牌中“魏武王”稱謂不合理,曹操墓系偽造。此次論壇吸引了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單位以及研究三國(曹操)文化的23名學者。


      >>聲音1

      ◆河南開封文聯書畫委員會主任林奎成

      “魏武王”石牌疑偽造

      曹操墓出土的石牌中,刻有“魏武王”三個字的有7塊。關于“魏武王”稱謂的合理性和“武”字的寫法,與會學者提出了質疑。

      河南開封文聯書畫委員會主任林奎成認為,曹操生前先被封為“魏公”,而后又被封為“魏王”,死后獲得了“武王”的謚號。曹操崩于東漢建安二十五年元月,曹丕當年十一月稱帝后,追尊曹操為“太祖武皇帝”。

      他指出,從曹操死后至曹丕稱帝的10個月間,世人對曹操嚴格的稱呼是“武王”。任何史書都沒有準確出現過關于“魏武王”的記載,在禮制森嚴的封建社會,曹操墓中出現“魏武王”的提法顯然不能成立。

      >>聲音2

      ◆江蘇省書畫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李路平

      魯潛墓志是“埋地雷”

      1998年4月,魯潛墓志出土,明確指明了曹操高陵的具體地理方位。河南文物部門承認魯潛墓志是發現曹操墓的重要證據之一。

      江蘇省書畫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李路平認為魯潛墓志系偽造。他說,魯潛墓志所葬的后趙建武十一年(即公元345年),當時中原河南一帶為500萬胡人所占領,按胡人葬俗,安陽不可能出現墓志。他還說,含“魏武王”字樣的幾塊石牌與魯潛墓志中的“武”字均把“止”錯寫為“山”,專家們遍查幾十種篆隸,均沒有發現這種寫法。石牌與魯潛墓志中的“武”字可能系一人所為。

      另外,2009年底,在曹操高陵被正式宣布后,閆沛東、王績等三學者特意到河南安陽進行調查。他們稱,調查中當地人透露,從1998年開始,安陽文物販子就在西高穴村一帶埋了不少“好東西”,以詐人錢財。俗稱“埋地雷”。

      “魯潛墓志就是‘埋下的地雷’之一”,王績說,當地村民徐玉超就曾用尿和泥,制成比普通磚大一倍的顏色更青的“古磚”,特別燒制后給了當地一考古學者,后者珍藏至今。

      >>聲音3

      ◆中國政法大學中文系教授、魏晉史專家黃震云

      漢畫像石有抹黃土做舊痕跡

      中國政法大學中文系教授、魏晉史專家黃震云在會上首次公布了一批新證據,即2008年在西高穴墓正式發掘之前,河南考古方面已在火車上發布宣傳文字。與此同時,河南方面還公開了一批畫像石。

      研討會上,黃指著放大的漢畫像石圖片稱:“整個圖像用現代工具開槽太深,說白了就是用電鋸銼的,邊框斜打得太過明顯,甚至連石頭印痕、石頭粉末還在的情況下,就只好在上面抹上黃土冒充”。

      “最初是盜墓者造假,造假的目的就是為了賣錢,結果那些假石牌被考古學者誤判了”,黃震云認為,曹操墓中不可能存在漢畫像石,因為根據禮制,只有2000石以下者,才需要用畫像石,“憑此一條,曹操高陵即為假”。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