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家陳振濂:奧運會中國印上“根本不是文字”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8-13]
奧運會上的文化符號都有錯?最近馬未都博客上的《奧運會的文化遺憾》系列撓到了專家、媒體和大眾們的興奮點。關于中國印上那個字究竟是“文”還是“京”的爭論剛剛興起,前天馬未都的博客上又炮轟了開幕式上備受世人贊嘆的卷軸,原來那幅即體現高科技又傳遞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的卷軸竟然開錯方向了!而且,馬未都還做了“下回預告”,要把開幕式上擊缶、活字和口號這些節目——“遺憾”了。雖然奧運會已經過去了兩周年,但馬未都挑了最受追捧的熱門開炮,專家和媒體都無法淡定。
究竟中國印上的字是“京”還是“文”呢?記者采訪了著名書法、篆刻家陳振濂,他表示奧運會上的中國印“根本不是文字”。
原來,當2年前奧運會中國印出爐的時候,已經引起了學術界專家們的反對,篆刻專家們紛紛批評中國印設計者“不懂篆刻”。對此,設計者們的回應是:我們原本就是以圖形作為設計藍本,沒有打算做成篆刻。
“如果是正宗的印章,當然要寫篆體?!标愓皴フf,“如果往外延伸展一些,可以寫漢字,再往外圍拓展,就是帶文字元素的圖形。奧運會的中國印就是最后一種情況,實際上它已經不是文字了,它是個形態接近漢字‘京’,篆體‘文’的跳舞的人的圖形。所以說它是篆刻中的‘京’或者‘文’都是不對的?!?br/>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馬未都炮轟的其他元素?!爱嬢S從右邊開啟當然是對的,”陳振濂說,“不過開幕式上的這個LED并不是真正的畫軸。也許從演出效果上來說從中間打開會比較好?!?br/>
關于擊缶和活字可能的炮轟,陳振濂也給出了他的“預測”?!叭绻舸痰脑?,咱們中國傳統的缶是圓形的,大肚小口;而開幕式上的缶都是方的,并且上面雕了很多花紋。至于活字印刷的表演,真正的活字印刷下面肯定有一個底盤,嵌在里面的活字也永遠處在同一個平面,不可能凸出來。奧運會開幕式上的表演,只是把‘活字’單獨拿了出來當做表演用的道具?!?br/>
不過,正因馬未都這么一挑刺,全國人民都忽然對篆體這個“冷門”產生了興趣。為了查清篆體字的原委,記者請教了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王冬亮,他將《說文解字》和相關篆刻類書籍上的圖案展示給記者看,“京”字和“文”字的標準篆體和刻在印章上的各種變體一目了然。果然,奧運會印章上的圖案即不是“文”也不是“京”。
“其實有人挑刺是個好事,可以讓大眾有興趣去研究一下傳統文化的原貌?!?陳振濂說,“不過反過來說人家的設計是‘錯誤’的,這個似乎不能成立?!?br/>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