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首次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8-12]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12時14分報道,文化部今天(11日)上午發布新聞:我國將首次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接下來我們連線到現場采訪的中央臺記者張庶卓:
主持人:目前首屆非物資文化遺產博覽會的籌備情況如何,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現狀怎么樣?
記者:籌備正在緊張進行當中,由文化部、山東省政府主辦的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將在今年的10月15號到18號在山東濟南市舉辦。
本屆博覽會是以適合生產性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展覽、銷售為重點,邀請全國省級以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的傳承人參加展覽,參加演示。另外采取實物展示、銷售、圖片展覽、多媒體演示還有代表性傳承人現場制作等形式來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還會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高層論壇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奠基。
談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狀,我們國家已經公布了兩批一共102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還有三批一共1488名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的傳承人,中央和省級財政已經累計投入17.89億元用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談到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現狀,有這樣幾個困難,一個就是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主要依賴口傳心授方式加以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斷消失,許多傳統技藝瀕臨消亡,在一些地方缺乏科學保護意識,重申報、重開發,輕保護、輕管理,保護措施不落實,甚至出現超負荷利用和和破壞性開發等等。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