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玉6年身價漲萬倍 石頭還是通靈的寶玉?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8-04]
說起寧浩導演的電影《瘋狂的石頭》,很多人并不陌生;而時下的玉石市場現實版的“瘋狂的石頭”正在不斷上演——不管有“國石”之稱的和田玉,還是產地在外的“舶來品”翡翠,抑或是連身份都有待查證的黃龍玉,一夜間價格都扶搖直上令人瞠目結舌。用草木皆兵來形容當下的玉石市場一點也不過分……那么是誰制造了玉石價格的瘋漲,這種漲幅的背后又隱藏著什么樣的現實無奈與行業隱憂?
最近,云南采用5方黃龍玉原石、10件黃龍玉擺件琮來上海布展,向世人隆重推介黃龍玉這一玉界新寵。7月14日,一塊黃龍玉籽料在昆明泛亞石博會上標出令人咋舌的高價——9000多萬元。短短6年間,黃龍玉成了脫韁的野馬,在原產地,價格從幾毛錢一斤一路狂奔至上萬元一斤。
黃龍玉,“黃”指色澤,“龍”為產地龍陵,“玉”即美石,兼具翡翠的質地、和田玉的潤澤、田黃的顏色,觀賞價值不俗。2004年,云南省保山市龍陵縣村民在當地蘇帕河流域發現這一新玉石,一時間引得挖玉人、珠寶商人、投機者蜂擁而至,一場追逐利益的新戰役在這個曾經進行過“松山戰役”的二戰戰場打響。黃龍玉,這筆從天而降、無法預期的財富,到底為何物?又從哪個縫隙中蹦出?是瘋狂的石頭還是通靈的寶玉?
異地水土不服
記者近日走訪了中福古玩城、東臺路古玩市場,兜兜轉轉,發現玉器市場依然被老牌玉種和田玉與翡翠二分天下,久久覓不著黃龍玉的芳蹤?!皼]聽說過”、“是黃玉嗎”是絕大多數玉器店經營者對于黃龍玉的第一反應??从浾邌柕们榧毙那?,一位顧客笑著苦心奉勸:“黃龍玉才出來幾年?憑什么賣得比翡翠還貴?新玉種還是少碰為妙,里面的水深著呢!”
最終,還是在知情人的指點下,記者才在中福古玩城找到一家專營黃龍玉的店鋪。據稱,這是上海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記者看到,此店面積不小,卻人跡寥寥,小的黃龍玉掛件或吊墜一般幾百元就能買到,一塊拳頭大小、據說品相極佳的黃龍玉原石開價也不過萬元。如是情形,與黃龍玉一夜之間華麗變身的傳說似乎存在差距。店主向記者大倒苦水:“暴漲只存在于原產地,黃龍玉在上海賣不出什么價,北京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大概是因為黃龍玉目前尚無統一的國家認定標準吧,一連數日,總是看的人多,買的人少?!焙迷诘昙医洜I黃龍玉也不是沖著這波風潮,據透露,純屬因為6年前在云南看到黃龍玉晶瑩剔透而價格著實便宜,他們才大膽出手。
玉化程度不高
“黃龍玉的一夜成名,其實是一種社會現象?!睆偷┐髮W文博系教授、上海市收藏鑒賞家協會理事朱順龍笑言。他給出社會大背景下的三種理由:一是盛世關注收藏,黃龍玉趕上了國家經濟高速上升的這班快車;二是當地政府重視,從開采到加工再到售賣,為黃龍玉打造出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三是普通百姓對云南翡翠的喜愛從某種程度上幫助了人們理解同屬一個區域的黃龍玉?!爱斎?,黃龍玉的備受矚目,也有其自身的原因。它屬于資源性產品,顏色與福建田黃頗為接近,殊為可愛;就質地而言,糯與細膩都是事實,況且作為玉石的新品種,能夠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敝祉橗堖M而分析道。
不過,別忘了黃龍玉的前身是屬于觀賞石的黃蠟石,根據分類,只有品質較好的那一部分黃蠟石才被稱作黃龍玉。這與絕大多數玉器專家觀點一致,朱順龍也為記者強調了這一點。在行家看來,黃龍玉的硬度、韌性、主要成分等所有經測定的特質,都介于玉和石之間。朱順龍直言:“總的說來,黃龍玉的結構分層還不夠清晰,玉化程度還不高,只能被看作是發展中的玉石種類?!?br/>
文化內涵不夠
中國人對玉的理解不僅僅是簡單的“美石為玉”,而是上升為仁、義、智、勇、潔五德,賦予它豐厚的文化意義。收藏家馬未都曾說,收藏的實質不僅停留在其表面的市場價值,而且蘊藏在實物之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
朱順龍告訴記者,和田玉有7000多年歷史,翡翠在中國的歷史源流也有四五百年,這些傳統玉種所承載的歷史積淀是黃龍玉所無法相比的。在他看來,一個新的玉種從出現到形成社會認同,不可一蹴而就,黃龍玉要形成一種屬于自己的玉文化,尚需時間的錘煉。朱順龍指出:“目前黃龍玉瘋狂的市場表現讓人喜憂參半。無可否認,黃龍玉在推動市場的積極性、藝術品升溫方面發揮了作用,然而人們也不得不思考這樣的發展是否可持續,是否與其本身價值相符?!?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