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雙是一個性格內向,且很有想法的青年油畫家,在藝術上不囿于前人之藩籬,不落他人之窠臼,近年來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他近期以惠安女為素材創作的十多幅油畫作品,畫中人物造型準確生動,自由放松,有力度,有趣味。畫面大都以藍灰色為基調,平和清幽、簡約疏曠,從容穩健。他的畫畫面很美,在看似率性隨意地揮灑中卻不失法度,體現著他的思考和勤奮。這一系列新作品應是岳雙的用心之作,從中可以看出他對繪畫語言的不斷探索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內心深處那揮之不去的對美的深情。
美,沒有固定統一的范式,是立體的流動的可變的。美在深情,美在發現,平平淡淡本身就蘊含著美的情愫,美在人心,生活即審美。岳雙善于在生活的尋常片斷和場景中發現美,更善于把生活中的美提煉升華為藝術美,并賦予它們新的生命,這批作品選取惠安女停止勞作、閑暇休息時的情景,表面上看似平靜祥和,波瀾不驚,但內心深處卻暗潮涌動、極不平靜,畫家用自己的銳眼透過表象,探究本質,著重刻畫她們復雜的內心世界。這或許正是這批新作的著力點所在。
如《月牙兒-之一》表現的是三個花季女子路上邂逅相逢的場景,沉靜中帶有嚴肅……這或許是她們難得的一次相聚難得的一次清閑;《月牙兒-之四》描繪的是兩個女子依偎而站,藍衣女子則含羞地躲在另一個人的身后,但見雙唇微閉,笑意淺淺,含情脈脈,矜矜持持,流露出她們內心的歡悅以及對未來的憧憬與渴望。系列作品都是描繪惠安女,樸實而又和善,不僅描繪惠安女的忍耐和韌性,更著重刻畫女人共有的純潔、柔媚和靜謐,同樣的花樣情懷和不可捉摸的少女心事。
岳雙的畫表達方式樸素而又寫意,人物的動作幅度自然而又舒緩,沒有一絲一毫的夸張與造作。人物面部神情刻畫工細傳神,準確到位。他善于畫面氣氛的營造,善于人物內心刻畫。在一片寧靜神秘的幽幽藍色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憂傷。他對身體衣物與周圍景致的處理則是刪繁就簡,大刀闊斧,概括寫意,看似寥寥幾筆,卻每每恰到好處,痛快淋漓。這樣工與寫,繁與簡、實與虛,就形成了對比,富有藝術感染力。
欣賞岳雙惠安女系列油畫除了美麗的哀愁,便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升華與提煉。他為了創作惠安女系列作品,一次次深入惠安女集中的地區搜集素材,體驗生活,感受風土習俗。畫家從生活中走來,因此筆下所表現的雖然都是普通人,普通景,但卻讓人感覺到一個個真實鮮活生命的存在。岳雙通過繪畫表現了他濃濃的人文關懷之情,實現了對人性的探究。他的畫是源自生活與心靈的創造,沒有廉價的呻吟和造作,所以讓人感到親切、生動、樸實,它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岳雙出生于福建仙游,這里人杰地靈,文人薈萃,藝術氣氛濃厚,岳雙從小在這里受到藝術環境的熏染,他性情敦厚淳樸,為人謙和實在,肯下工夫,為藝術實踐打下了堅實基礎。后又深造于中央美院,使他的油畫創作有了長足的進步。他從南方到北方,又從北方回到南方,始終沉湎于油畫藝術的探索與對話,耳聞目睹,體味頗多,表達也越發得心應手。岳雙的油畫語言既有南方青山秀水乃至家鄉藝術氛圍的熏陶、滋養,同時又有北方生活的真切體驗,所以他的畫既有南方的明快與空靈,又有北方的凝重與樸拙,應該說北方與南方的文化氣質在岳雙的作品中結合得還是比較完美。
岳雙的畫是出自深思熟慮的構思與創造,善于在感知的形象中傳達自己的感情。 “要去尋找每幅畫的生命”“油畫的問題是畫的自由”(趙無極語),獲得一種新的自由的觀念,以及個性化的自由和清新格調,對畫家及繪畫是至關重要的。這需要畫家不遺余力地去實踐與體證。這也是岳雙所要認真面對的。人生如夢,藝術家更是追夢的人。藝術,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一個尋夢追夢的漫漫旅程。岳雙何嘗不是這樣,期盼他能如愿以償。
陳岳雙簡歷:1974年出生于福建仙游,現執教于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2000年,作品獲福建省水彩畫大展優秀獎,2001年至今,六件油畫作品入選全國性美術展覽。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