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古錢幣有異不一定珍品 要清楚次品與珍品的差別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7-24
    景佑元寶上的“景”字少了一橫是精品,開元通寶的“通”字不清晰是珍品,天圣元寶背后有“一”字字樣是特別稀少的版本……這種想法在古錢幣初學者身上隨時可見。由于鑄造水平不穩定,古錢幣往往因為“漏銅”而出現一些與書本標本有細微差別的“次品”,極為普通。收藏者要了解清楚次品與珍品的差別,不可把自己的意愿強加在藏品上。

    由于工藝水平的局限,古代即使是同時代鑄造的錢幣也有所差異,在資深收藏者心目中,收藏不同版本的古錢幣并進行研究是古錢幣收藏的最高境界。在市場中,不同版本的古錢幣價格可能相差很遠。以開元通寶為例,普通者可能僅為1元,而版本珍貴者卻可達數千元。

    如在中國嘉德拍賣專場中,一枚開元通寶背上月大錢拍出5824元,一枚“通”下星成交價為5040元,背上仰月折十價格為4620元。

    又如讀者收藏的元豐通寶雖然只是普通品,但是在幣市場上,曾有背上月下星小平錢以5280元成交,隸書小平錢的拍賣成交價為3136元。決定不同版別古錢幣的價格,一般以存世量的多少為根據。

    這種現象令部分初學者產生誤解,以為與書本上的“標準件”相比較有差別的就是“不同版本”,價值一定高;甚至有人將其定位為“錯版”。其實,由于早期鑄造水平不穩定,時常會出現“漏銅”現象,也就是銅水蔓流而成的痕跡。在資深收藏者眼中,這種錢幣與次品甚至廢品無異。

    草芳老師認為,這種藏品很可能滿足部分收藏者的獵奇心理,但是不屬于版別現象,大多數收藏者不會接手。收藏者可以按自己的喜好收藏,但不要對其市場價值期望過高。

    讀者:該枚開元通寶(見上圖)的面文是雕刻而成,“通”字不能雕刻清楚,應是精品。

    鑒定:開元通寶于唐高祖武德四年所鑄,初唐、中唐、晚唐均有鑄造。普通的開元通寶價格為一兩元,珍稀者可至數千元。從圖片看,該枚幣極為普通。這種所謂“雕刻而成”情況是鑄造過程遺留的,不是雕刻,而是漏銅。

    讀者:此錢是雕模(見上圖),面文有一個動物圖片,左邊厚右邊薄,打磨措光而成。錢文未雕刻完,背穿精美。該幣應是國內孤品。

    鑒定:這種情況屬于鑄造過程的“漏銅”,“動物圖片”的說法是收藏者強加于藏品的。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