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南澳Ⅰ號”考古滿載而歸 萬余文物將運往廣州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7-22
    汕頭7月21日電(李怡青 陳妍)記者從廣東汕頭市“南澳Ⅰ號”水下考古隊獲悉,汕頭“南澳Ⅰ號”打撈船“南天順”21日按照計劃,滿載著出水的萬余件文物離開古沉船海域,前往南澳云澳港,準備駛往廣州。汕頭“南澳Ⅰ號”水下考古隊經過3個多月的努力,圓滿完成了今年的水下考古計劃。


      自2010年4月9日開始對“南澳Ⅰ號”實行大規模水下考古發掘以來,水下考古隊共安排300多人次潛水作業,累積水下工作時間突破160多小時,出水瓷器、陶器、銅器、金屬器1.1萬余件,發現船體艙位16個。

      截至目前,大部分文物基本打撈完畢,考古隊基本摸清了古沉船的位置和結構,初步判定是一艘明代萬歷年間的民間商船。此次考古發現對于研究明代晚期中外貿易及海上絲綢之路具有重要意義。

      汕頭“南澳Ⅰ號”水下考古隊隊長崔勇表示,此次考古從出水文物的種類、數量以及船艙的保存狀況、文物的精美程度都超過了原先的預計。特別是出水了大量的漳州窯瓷器,或稱“汕頭器”,比全國各地博物館加起來的數量還多。

      20日,汕頭“南澳Ⅰ號”考古隊員最后一次下水,順利完成了水下清理“基線”、浮標、回填泥沙等工作。從20日開始,考古隊員開始在打撈船上做整理工作,對一些水下考古設備進行清洗、打包等。據了解,受臺風“康森”影響,“南天順”打撈船回港避風,本月18日才回到古沉船所在海域,之后沒有再打撈文物,只進行水下清理“戰場”的工作。

      廣東省文物局副局長魏峻表示,本工作季結束后,已打撈上來的這批文物將由打撈船運回廣州,交由廣東省博物館作脫鹽等進一步處理。據魏峻介紹,已出水文物必須及時作脫鹽等處理,如果不及時處理,木質文物會變形腐爛、鐵質文物會腐蝕、瓷器會釉面脫落。

      記者在汕頭邊防支隊了解到,云澳邊防派出所官兵將隨船執行保衛警戒任務,確保萬余件船載文物安全萬無一失。

      據了解,下次對“南澳Ⅰ號”的水下考古工作預計將在明年4月份繼續展開。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