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收藏家質疑《砥柱銘》是贗品 清朝就被懷疑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7-11]
大書法家錯別字連篇?書長卷卻運筆猶豫、頓澀?河南收藏家指出《砥柱銘》疑點
其實,從乾隆時期就有人懷疑《砥柱銘》的真偽,拍賣行說上拍前曾組織國內頂級專家鑒定過
黃庭堅的《砥柱銘》于6月初拍出4.368億元的天價,創下中國藝術品成交世界新紀錄,一時間“無人不說黃山谷”。但河南收藏書畫多年的王保良先生,卻認為這價值4億多元的《砥柱銘》是贗品。
對此,北京保利拍賣市場部稱,按照現行《拍賣法》規定,拍賣并不保真。不過《砥柱銘》上拍前,該拍賣行已組織過國內頂尖專家進行鑒定,其中研究黃庭堅的專家傅申先生認定《砥柱銘》是真跡。
語出驚人
河南收藏家質疑《砥柱銘》是贗品
6月3日,4.368億元人民幣的成交價格,讓黃庭堅的《砥柱銘》成為街頭巷尾的熱議焦點。
《砥柱銘》的此次拍賣價格,刷新了中國藝術品的拍賣紀錄。在它之前這項記錄是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保持的,當時成交價2.3億元。而就單件書法作品來說,《砥柱銘》也約是原有最高紀錄保持者“宋徽宗《臨唐懷素圣母帖》”的4倍。
但就是這樣一個天價成交的書法作品,河南玩書畫多年的王保良先生昨天找到商報記者語出驚人:《砥柱銘》極可能是贗品!
雖然沒有鑒定專家的稱號,但王先生對收藏非常熱衷,為了佐證自己的觀點,他將家中收藏的與黃庭堅書法有關的影音制品、文字資料等都拿出來比照,并仔細研究了《砥柱銘》公開的照片。
有此一說
乾隆時期就被懷疑是“贗品”
記者查詢到,其實不僅河南藏家懷疑《砥柱銘》是贗品,從乾隆時期就開始有人懷疑《砥柱銘》的真偽。
《砥柱銘》從南宋到清代,一直流傳在民間,由于一直沒有進入宮廷內府,官方并沒有記錄。
但這件作品歷經眾多名藏家之手,南宋第一鑒賞家王厚之,南宋重要大藏家賈似道都曾收藏。到元代,這件作品被黃庭堅八世孫黃璂所得,后來流傳在黃氏家族中。到了明代《砥柱銘》被當時大收藏家項元汴收藏,清代長卷流入廣東藏家之手,張維屏、羅天池、潘仕成均收藏過此卷。
20世紀上半葉,《砥柱銘》流往日本,被日本著名收藏家藤井齊成有鄰館收藏。2000年《砥柱銘》流到臺灣藏家手中,10年后臺灣藏家將《砥柱銘》送拍至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被一神秘中國買家電話競拍獲得。
盡管流經國內多位大藏家之手,但《砥柱銘》在文字內容、書法風格等方面與黃庭堅其他作品存在差異,早在乾隆時期曾經被人疑為贗品。
2004年徐傳旭的《中國書法家全書·黃庭堅》中也提到,《砥柱銘》疑是偽作。2005年黃君《山谷書法鉤沉錄》中,“傳世黃庭堅書法簡表”第81號即為紙本墨跡的《砥柱銘》,他認為創作年月為“靖國元年(1101)正月”。不過在書的附表三“偽黃庭堅書法作品簡表”中,第52號中提到“魏元成砥柱銘卷,海山仙館藏真續刻,有墨跡在日本,疑是臨本?!?br/>
而《砥柱銘》在北京保利以4.368億元天價拍出后,福建泉州文物鑒定家裴光輝馬上指出《砥柱銘》是贗品。他列出的8大疑點,證明這并非黃庭堅真跡,而是明末的贗品。
三大疑點
王保良提出他的三大疑問
疑點1:大書法家錯別字連篇?
《砥柱銘》的照片一經公開,王保良就做了認真研究??春?,他大吃一驚:“黃庭堅與蘇軾、米芾等人齊名,為啥在《砥柱銘》中寫了那么多錯別字?”王先生說,他從報紙上刊登的局部照片看到,砥柱銘的開頭部分,80多個字,但就這短短的篇幅中出了好幾個錯字。
比如“?!弊?,“禮”字偏旁都寫成了衣字旁,比示字旁多了一點,而他家中搜集的黃庭堅作品的印刷集子,這倆字都沒有出過這樣的錯誤。此外,“桀”字左上角寫成了“然”字的左上角。
“可能是造假者將自己的錯別字習慣帶到了作假過程中?!蓖跸壬茰y造假者極有可能不是中國人,因為稍有文化的國人,都會理解示字旁與衣字旁的區別。
疑點2:書長卷卻運筆猶豫、頓澀?
僅從風格上來看,王保良肯定這確實是黃庭堅的風格,不過從運筆等仔細琢磨,他感覺這幅長卷經不起推敲。
王保良對比《宋黃庭堅書松風閣詩卷帖》影印本,該帖也為行楷,字跡大小也與《砥柱銘》相近,《松風閣》中用筆頓挫奇崛,而《砥柱銘》幾乎沒有這種特征。此外,不少地方運筆猶豫、頓澀,還有回描的痕跡。
“犯了很多寫行書不該犯的錯誤?!蓖醣A颊f,從這些細節上看,這很可能是一幅描摹的作品,沒有黃庭堅自然隨意的氣韻。
疑點3:博物館連鎮館之寶都賣?
從《砥柱銘》的來源看,他認為如果《砥柱銘》是黃庭堅的真跡,日本有鄰館將其出售不可思議。
這幅長卷是臺灣一位藏家2000年從日本有領館購得,當時價格五六千萬元。而《砥柱銘》是這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王先生說:“現在并沒有聽說有鄰館經營狀況惡化,面臨倒閉的危險,作為博物館為什么出售這么珍貴的黃庭堅長卷?而且是以區區幾千萬的價格?”從這一點上說,他推測有鄰館能出售這件《砥柱銘》,至少說明這件作品的真偽,當時就沒有得到日本業內的認可。
北京保利
上拍前經國內頂級專家鑒定過
昨日,商報記者與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市場部取得聯系。該部門一位女性工作人員說,有關《砥柱銘》的真假,在上拍之前保利已經約請全國頂級權威專家進行鑒定,很多專家現場觀摩作品并鑒定真偽。這些專家就包括臺北故宮博物院指導委員、臺南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傅申先生,他認為,《砥柱銘》是黃庭堅書風轉換期的作品,應當為本人的真跡。
北京保利的工作人員說,按照我國現行《拍賣法》規定:“拍賣人、委托人在拍賣前聲明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真偽或者品質的,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