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中國作協正謀劃八項文學人才培養重點工程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7-10]
7月9日電 據中國作協官方網站報道,9日,中國作協黨組書記、作協副主席李冰在魯迅文學院第十三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在結業式上透露,作協正在謀劃實施國家文學人才培養工程等八項重點工程。
在結業式上,李冰講到,目前,作協正在深入學習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研究制定與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相配套的全國文學人才發展中長期規劃。他透露,作協正在謀劃國家文學人才培養工程、文學培訓工程、文學創作重點項目扶持工程、作家深入生活服務工程、青年英才開發工程、少數民族文學人才培育工程、對外文學交流人才培養工程和海外文學人才聯絡工程等八項重點工程。
具體情況如下:
一是國家文學人才培養工程。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培養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是文化系統的兩項重要人才工程。我們要積極參與兩項工程的實施。加大文學領域各類人才的選拔推薦力度,使“四個一批”人才培養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中的文學人才比例有所增加。要擴大人才總量,盤活人才存量,充分發揮文學人才的引領作用。
二是文學培訓工程。在文學人才培養上,最直接而有效的辦法是培訓。魯院是培養文學人才的搖籃。過去的半個多世紀,魯院培養文學人才功不可沒。我國文學棟梁大多有在魯院學習的經歷。2002年以來,魯院高研班已經舉辦了13屆,669名作家參加了系統培訓。還舉辦了2期網絡作家培訓班,正準備辦網絡文學編輯培訓班。各地也辦了很多培訓班。各報刊社還通過改稿班、筆會等多種形式對作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這些培訓在幫助作家開闊眼界、練好內功、提高能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F在,要求參加培訓的呼聲很高,而我們培訓的能力顯然不足。這就需要整合魯院和各地文學院的資源,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創新人才 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實現文學人才更大規模的持續開發。
三是文學創作重點項目扶持工程。文學創作重點項目扶持工程是被列入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的項目,要繼續扶持文學創作重點項目,不斷推出思想性、藝術性、可讀性俱佳的優秀作品,支持和培養有創作實力的作家。要加強對文學現象、文學思潮、文學理論的研究,爭取每年出一批研究成果。通過文學評獎推出優秀人才、優秀作品。
四是作家深入生活服務工程。生活是創作的唯一源泉,也是文學人才成長的最好課堂。要組織作家特別是中青年作家深入生活,幫助他們更準確地把握社會發展進步的脈搏,增進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增加對生活的感悟和積累。要進一步完善作家定點深入生活制度,定期選派優秀中青年作家去基層采訪采風、掛職鍛煉。要建設好定點生活基地和文學創作基地,努力提高軟硬件等配套設施的水平。
五是青年英才開發工程。青年是中國文學事業繁榮發展的希望,培養造就大批青年文學人才是當務之急。一個讓我們心存憂慮的數字是:中國作家協會年齡40歲以下的會員占會員總數的比例只有5%左右。我們不必討論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而要努力改變這種狀況。必須通過多種途徑,發現青年中的文學新秀,采取及早選苗、重點扶持、跟蹤培養等特殊措施,使之脫穎而出,充實文學人才隊伍。
六是少數民族文學人才培育工程。中國各少數民族文學底蘊豐厚,成就了一批知名的少數民族作家。值得關注的是,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經濟不發達,少數民族文學愛好者的創作、出版、文學交流和培訓都受到經費制約。一些西部省區作協的文學活動經費,每年只有少得可憐的幾萬元。全社會都應該千方百計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學發展,不要讓不利的客觀條件耽誤和埋沒了少數民族文學人才。
七是對外文學交流人才培養工程。有計劃地選派優秀文學人才到國(境)外研修培訓。全力造就一支善于跨文化交流的人才隊伍,建立推動文學對外交流的人才庫。通過中國文學作品對外譯介,培養一批優秀文學翻譯家。
八是海外文學人才聯絡工程。要以寬廣的胸懷,廣納天下賢士。既要培養、延攬國內的文學人才,又要團結、聯系海外的文學人才。近兩年,海外華文文學圈不斷擴大,海外華文作家異軍突起。我們除了要繼續團結、聯系港澳臺作家,還要主動聯系世界其他地區的華文作家,與他們交朋友,互相學習,共同繁榮中華文學。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