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副部長:改進和創新管理促進文藝繁榮發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6-22]
隨著我國各項事業和文化藝術的不斷進步,如何正確處理促進繁榮與加強管理的關系、通過不斷提高管理的科學化水平確保文化健康有序發展, 越來越引起各級文化主管部門和文化藝術工作者的關注和思考,一些新的理念、機制和手段正在帶給我們激勵和啟迪,繁榮與管理成為文化騰飛不可或缺的兩翼。在前不久剛剛閉幕的第九屆中國藝術節上,77臺優秀劇目節目以高水準的藝術質量滿足了廣大觀眾欣賞的需求,而同期舉辦的中國(廣州)優秀舞臺藝術演出交易會,以“政府支持、院團參與、市場運作”的方式進行,34家國際知名演藝機構、61位國外演藝界知名人士和全國320多家劇院團、演藝機構的數百位代表出席了演出交易會,6萬多人參觀了交易會,66臺劇目達成國內外演出1540場合約,交易金額達1.77億元。中國藝術節與演出交易會交相輝映,對正確處理促進繁榮和加強管理兩者關系作了生動的詮釋。
用改革辦法解決管理的問題
王文章(文化部副部長):多年來,如何處理好繁榮與管理的關系,一直是文化藝術發展中比較難以把握好的一個重要課題。李長春同志指出, 要不斷改進和創新管理,通過科學有效的管理來促進文化的繁榮發展,可以說,這是抓住了處理好促進繁榮與加強管理關系這一問題的核心。多年來的實踐證明,只有在不斷探索中改進和創新管理,才有可能達到科學管理的有效性。改進和創新管理,很重要的是要重視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創新體制、機制。不能不看到,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文藝管理體制、機制,仍然需要付出很大努力。解決不同程度存在的制約文藝創作、生產發展的困難和問題,一方面是政府部門要建立起以間接管理為主和以完善的經濟政策為基礎的宏觀調控體系,另一方面不同類型的微觀單位都應建立起以全員聘任制和崗位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完善的內部管理機制及有效的經營機制。只有調動起文藝隊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真正出現文藝的繁榮局面。所以要重視從體制、機制上改進和創新管理。
馮雙白(中國舞蹈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要實現黨中央提出的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宏偉目標,就要正確處理促進繁榮與加強管理的關系。也就是說,促進繁榮和加強管理,是工作中兩個重要的抓手,我們必須始終堅持“兩手抓”,才能真正推動當前中國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改革開放以來,文化宣傳思想工作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開創了全新的工作局面,成績有目共睹。另一方面,我們也面臨著越來越錯綜復雜的問題,面臨著國內外更加紛紜變化的思潮和文化格局。因此,一手抓發展繁榮,一手抓加強管理,在促進繁榮的過程中不斷改進和創新管理,通過科學有效的管理促進文化發展繁榮,通過不斷提高管理的科學化水平確保文化健康有序發展,是我們在所面臨的新形勢下解決新問題的必要手段。
沈鐵梅(重慶市川劇院院長):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既要抓發展繁榮,也要抓加強管理,只有在促進繁榮的過程中不斷改進和創新管理,才能通過科學有效的管理促進文化發展繁榮。我們在川劇藝術的發展中,也同樣面臨如何正確處理好二者關系的問題,認真研究我們今天文化生態環境發生的新變化,根據形勢的發展積極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一手抓發展繁榮,一手抓加強管理,努力尋找新形勢下川劇事業發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途徑、新機制,是川劇藝術創新和發展的必由途徑。
辯證認識繁榮與管理的關系
王文章:改進和創新管理,要重視尊重文藝規律。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真正在抓管理中切實做到充分尊重文藝規律、嚴格按照文藝規律辦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什么是文藝規律?這當然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清楚的。我們要從文藝創造的過程和各不同門類藝術構成元素的相互關系的辯證發展中尋求文藝規律。文藝規律是賴以構成一個文藝品種特質的本質規律。簡言之,就是文藝創造的基本原則。文藝創造主要是精神領域的創造活動,而具體到某一種藝術形式,如文學、戲曲、芭蕾舞、交響樂等不同的文藝形式,又有其規律的特殊性。尊重文藝規律,就要使我們的管理避免限制創作,避免為藝術生產設置障礙,二是要推出真正優秀的文藝作品,通過在管理中遵循藝術規律而保證文藝創作和生產的有序、有效進行。
沈鐵梅:當前,在新一輪文化體制改革深入實施、文化產業發展方興未艾的形勢下,川劇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著許多新課題,如何處理好促進繁榮與加強管理二者的關系,關系到我們不斷提高管理的科學化水平、確保文化健康有序發展的結果。我們特別邀請知名專家對劇院干部進行了現代管理方面的集中培訓,并就劇院和川劇的發展收集聽取各級領導和有關方面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收效顯著。
馮雙白:文化繁榮是我們的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加強管理是行之有效的保障。在我們的日常經驗中常常碰到帶有辯證考驗色彩的工作難題,既要堅持文化工作的導向,又要爭取文化市場的豐收;既要推進對外文化交流的力度,又要高度警惕國外敵對勢力利用文化進行帶有目的性的文化滲透;既要大力發展新興媒體,又要注意網絡文化中種種不良的傾向與苗頭;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那種“一抓就僵、一放就亂”的現象也常常讓一些文化工作的負責人頭疼。因此,我們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就要充分認識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屬性——它既有思想意識形態的性質,又有新時期新形勢下文化商品的屬性。我們既不能放任文化發展中不顧其思想意識形態屬性而唯利是圖的文化發展觀,也不能對文化市場的建立畏首畏尾拘泥不前。
面向市場滿足大眾文化需求
馮雙白:在當前社會條件下,我們必須用改革的辦法解決文化工作管理中出現的問題,一方面恰當運用思想教育手段引導文化前進的方向,同時更加注意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科技等手段,推進文化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向體制機制的科學性要秩序,向有效管理的手段要解決問題的效率,向管理理念的創新要生動發展的態勢,向高度自覺的服務意識要管理水平。
沈鐵梅:促進繁榮與加強管理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兩個抓手,通過加強管理、切實保障,達到促進繁榮的目的。我們在新形勢下提出了“經營川劇”的新理念,制定了川劇“立足重慶、面向全國、輻射海外”和“做地方戲、打全國牌”的發展戰略,并據此制定了《重慶市川劇院改革和發展方案》,提出了把川劇院由單純的文化事業單位轉變為以川劇生產、傳播、經營為中心的文化產業集團的初步設想,著力解決劇院轉型和川劇事業發展的總體思路和發展規劃的重大問題,進一步完善川劇發展的理念、戰略和思路,制定比較明確和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和改革發展的路線圖。
王文章:改進和創新管理,要重視凈化文化市場環境,并為優質文化產品的市場運作創造條件。文化市場的趨利性,決定了我們必須以有效的手段堅持不懈地凈化文化市場,同時要努力推動那些關注時代、關注人的命運、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取向、具有深刻思想內涵和強烈藝術魅力的優秀作品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