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赤峰市巴林左旗遼上京博物館發現48顆佛舍利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6-19
    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遼上京博物館于“文化遺產日”當天向社會披露,近日在進行館藏珍貴文物數據采集拍攝文物時,在當年出土于遼上京遺址北塔天宮的琉璃瓶內發現48顆罕見佛舍利子。

      據館長王未想介紹,被評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的琉璃瓶于1990年搶救維修遼上京北塔遺址時在天宮內發現,因琉璃瓶壁用金粉裝飾,雖有脫落,但并不透明,無法看到瓶內盛物。時任博物館館長金永田在現場曾開啟瓶蓋,見舍利子后即封蓋珍藏密封保存至今。

      “華麗的琉璃瓶細頸、鼓腹、平底,瓶高9cm、口徑3.3cm、底徑3cm,瓶蓋為木雕荷葉托一精刻蓮蕾;出土前放置在一盡顯雕飾之精美的木塔內?!蓖跷聪胝f。

      “當年隨琉璃瓶出土的文物還有佛教故事帛畫三幅、小木塔三件、鎏金經筒、銅凈水瓶以及盛有中藥和香料的白釉碗碟等共16件?!敝v解員王麗華補充說。


      遼代契丹人崇信佛教,經考古發掘發現在當時遼上京周圍的佛教寺院遺址有30余處。出土佛舍利子的五檐六角磚塔當地人現稱北塔,坐落在遼上京遺址北面寶積寺遺址內,建造時間應為遼代早期。

      《遼史·地理志》載遼太祖神冊三年建立皇都,“天顯十三年更名上京,府曰臨潢”。研究遼史多年的遼上京博物館老館員王清煜介紹,寶積寺遺址內的北塔當時屬遼臨潢府所轄,經諸多遼史專家研究認定此塔應為《大藏經》中所載之“臨潢塔”。

      王清煜說,《大藏經》中所載藏有佛祖真身舍利的塔中有遼州臨潢塔。與臨潢府一樣,臨潢塔因其臨近潢水(西拉沐淪河)而定名,如果現在的北塔即為當時的臨潢塔,那么此塔出土的佛舍利子應為佛祖真身舍利。

      王未想認為,此次內蒙古自治區進行館藏珍貴文物數據采集拍攝文物活動,巴林左旗遼上京博物館在20年前出土的琉璃瓶中發現包括骨、血、肉、發等48顆佛舍利子是史學界和佛教界的重大發現,這對我國唐、遼、宋代時期的北方少數民族文化、宗教研究具有深遠意義。

      “目前雖然存在巴林左旗寶積寺遺址北塔地宮中仍會有文物和佛教重器重大發現的可能,但我們沒有進一步發掘的計劃?!蓖跷聪胝f。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