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21國家和地區易學專家在無錫靈山“講經論道”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6-17
    無錫6月15日電(記者 洪曉紅 孫文荊)第十三回世界易經大會15日在江蘇無錫召開,全球21個國家和地區易學專家、學者等500余人聚擁靈山梵宮“講經論道”,就易學哲學思想如何交融現代科學開展研討,探索《易》理在中國構建和諧社會大潮中的現實意義。

      易經是中華傳統文化瑰寶,有“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之譽,其“天人合一”、“保和太和”核心理念貫穿中國千年文化,對中華民族倫理道德、人文風俗、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遠影響。

      世界易經大會是由世界易經學術團體每一年舉行一次的國際學術交流會議,常務理事主席團總部設于新加坡。自1997年起,世界易經大會先后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南京、安陽、哈爾濱等地舉辦過十二回,宗旨在于借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增進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本屆大會主題為“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建設和諧美好世界”。

      國際易經學會會長成中英在會上表示,周易是先古仰觀天文、俯查地理、中通萬物之情、探索宇宙與人生奧秘的規律哲學,其科學內涵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承認和尊敬,海內外許多著名高校均有易學研究課程,是二十一世紀世界范圍內的顯學。

      《周易》對現代人居環境、建筑環境、哲學藝術影響最為深遠,風水學近幾年來在國內外十分火熱,是周易文化古為今用的代表,對當代社會提倡的人與自然、社會和諧相處的理念有豐富的研究價值。

      “汲取傳統文化營養也需要吸收當代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學成果,剔除迷信、取其精華、服務現實才是現代易學正確的研究方向”,中國周易學會會長劉大鈞表示。

      無錫是國內易學古為今用的代表城市,先祖泰伯是周文王伯父,而周易是由周文王在伏羲先天八卦基礎上演繹而成,吳文化與易經文化淵源深厚,積淀千年,泥人、紫砂、錫劇、竹刻等大量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高科技產業交相輝映,形成了“尚德務實 和諧奮進”的城市精神。(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