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砥柱銘"破紀錄 藏界炒作風盛行 其實"炒"也正常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6-16
    數年前和收藏界朋友偶然說起炒作的話題,最后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書畫名家難逃一炒。

    名家作品屬于有限資源,過分炒作不正常,一點兒不炒作更不正常。比如“兩石”(齊白石、傅抱石)一“鴻”(徐悲鴻),只要畫不假炒多高都有接盤。問起來,買家認準了炒多高臺階就有多高,進貨價兒高將來賣得低不了,言外之意,只要有藝術品市場就有炒家,價碼沒有最高只有更高。記得20年前在新加坡舉辦中國畫展,齊白石的畫標價折合人民幣9000元,有新加坡藏家向中方展覽主辦者提出要以這個價格賣給他們,沒人敢伸手。稍晚點,我認識的一位武漢朋友以2萬元要價出手了一幅落有“張瀾”上款的齊白石《壽桃》中堂,當時開心的不得了,今天后悔的不得了,畫是真的,要是等到現在賣也用不著為兒子下崗發愁了。僅八百萬發行量的首輪猴票在今年整版拍出了近百萬元的高價,存世真品不足萬幅的齊白石真品又能升值多高,誰也不敢斷言。

    炒作名家不僅炒活的炒真的,亡的假的照炒,在炒家嘴里,去世老畫家的高仿品最好炒,炒成什么樣都死無對證。據一位曾為我裱過書畫藏品的女裱畫師說,她認識的一位假畫高手金盆洗手了,理由竟是為某些炒家提供名人假畫賺錢賺得怕了。我認識的畫家里至今還有收錢仿范曾的,受托仿宋雨桂的。仿冒名家的假畫要想賣出個好價兒,不炒不行,有的先炒后仿,有的先仿后炒,手法五花八門。當然,像潘家園這樣擺明了的假畫集散地,假有假畫的價兒,絕無炒作的嫌疑,也絕無高價帶來的投資風險。

    從字義上看,“炒作”頂多算個中性詞,介于宣傳與煽乎之間,可褒可貶。我曾經就其中的利弊與多位畫家探討過,沒被炒過的希望炒一把,被炒過的則反映不一。有位被京城某畫廊獨家單炒過的老畫家坦承,由于畫廊的資金鏈問題,他的作品現在落得有價無市,想降又怕降沒了底,只好懸在半空。相比那些把假吳冠中炒成真吳冠中的惡意炒作,當年吳冠中燒掉自己不滿意的作品,一度被認為是燒錢式的自我炒作,結果證明了畫家唯美為最的藝德。

    中國藝術品市場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即長炒價值短炒名。由于獲利實效不同,資金型的炒作往往勢如明火執仗,毫無顧忌,對以發現價值提升價格的市場功能破壞極大,也是文化藝術管理部門、宣傳部門和藝術界一個始終無法左右的現實問題。如今,絕對不差錢的藏家們已經推動中國藝術品快速撞開億元大門,如果我們還是提起炒字頭就大,無視以價值發現為前提的增值“炒作”所具有的積極意義,要么放任自流,要么棍棒齊上,理念落后形勢的結果必然會影響到藝術品市場的健康發展。正像構成天價的因素里有正常的也有不正常的,拍賣槌下同樣沒有什么是絕對的,要想避免藝術品成為新的高風險投資品種和美麗的陷阱,關鍵在于如何引導并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和價值取向。話說回來,如果我們不再堅持將“炒作”簡單地定義為短線的非理性投機行為,便很容易理解黃庭堅的《砥柱銘》為什么能夠以4.368億元一舉改寫中國藝術品的世界紀錄了。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