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大連新石器三堂遺址損毀嚴重 當地政府不作為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6-10
    遼寧省大連市長興島是一個新興的工業開發區,同時這里還擁有一片該地區最早的人類活動遺址——長興島三堂村新石器時代遺址(以下簡稱三堂遺址)。然而,工業區的快速建設已經對遺址形成了嚴重破壞,令人擔憂。

      “投資熱土”

      長興島位于我國遼東半島中西部,大連瓦房店市西側,與交流島、鳳鳴島、西中島、駱駝島一并組成大連長興島臨港工業區,轄區面積349.5平方公里。其中,長興島本島面積占整個臨港工業區總面積70%以上。

      長興島地處渤海灣東緣,可用于臨港產業發展的岸線40公里,離岸400米可達到20米等深線,離岸1公里可達到30米等深線。憑借著優良的港口資源,遼寧省曾提出要“舉全省之力開發建設長興島”,令其成為環渤海經濟圈的最佳出???。2005年,遼寧省有關部門對長興島進行實地調查后,決定設立長興島臨港工業區,至此,長興島的開發建設拉開序幕。

      隨后,關于長興島臨港工業區的規劃與建設相繼展開,其中包括入島鐵路、疏港高速公路、供水、供電等重大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長興島臨港工業區逐漸成為中外客商競相投資的熱土。

      遺址損毀30%以上

      長興島日新月異的建設,帶動了周邊地區的熱鬧。但與此同時,長興島上一片面積達1萬平方米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卻乏人問津。這片遺址位于長興島東部,南北距離三堂鄉政府約2公里,因地勢低洼,當地居民又將其稱為“西洼”。

      三堂遺址的保護不僅乏人問津,而且因為島上的開發建設,被損毀的部分面積達30%以上。據大連文保志愿者介紹,從2009年5月開始,遺址一帶的居民開始搬遷,房屋陸續被拆除,其間他們曾向文物管理部門反映,但沒有回應。2009年12月,遺址所在區域正式開工建設,目前工程主要是鋪設管道。

      按照長興島臨港工業區提出的建設目標,2010年初步建成5個5萬噸至7萬噸級的多功能泊位,年通過能力800萬噸,承接大連港部分航運任務,開始涉足國際航運業務。到2015年,部分建成現代化大型綜合性國際深水港,形成3000萬噸以上的吞吐能力,能承擔部分國際集裝箱運輸等國際航運業務,到2020年基本建成大型綜合性、現代化的深水港口。

      文保志愿者們擔心,如果將來這里蓋起房子,三堂遺址將蕩然無存。

      考古專家視若珍寶

      長興島三堂遺址是1982年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時發現的,同年,大連市瓦房店市人民政府將該處遺址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1986年,該市先后兩次對遺址進行復查。1990年4月1日至4月25日,為了進一步了解三堂遺址的文化內涵,并配合當時的國際環渤??脊艜h,該市對遺址進行正式考古發掘,當時共發掘面積875平方米。參與發掘的單位有遼寧省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學考古學系、旅順博物館。

      原大連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劉俊勇是遺址發現者之一。據他介紹,三堂遺址是目前大連同類型文化遺址中保存最好的,遺址可以分為兩個文化堆積,即一、二期文化。從一期文化出土的文物推定,年代上限大體估定在距今4500年至5000年之間。作為日本、韓國、朝鮮、俄羅斯各國東北亞考古研究的重要古代遺跡,“三堂遺址”這個詞被很多研究東北亞考古的學者和著作所引用。它也是目前長興島考古發現最早人類遺跡。

      無人認領的遺址

      已被破壞的遺址,目前的處境還是“無人認領”。圍繞長興島三堂遺址應該由誰來負責保護的問題,記者聯系了大連市文物局。工作人員告知,三堂遺址應由所在區域文物主管部門負責,建議與長興島臨港工業區聯系。于是記者聯系長興島新區社管局,文教科相關負責人解釋,由于新區建區不久,相關的工作沒有全部交接,尤其對于文物等專業水平要求較高的工作,仍由原先地區所屬的瓦房店市主管。記者隨后與瓦房店市文體局聯系,辦公室工作人員說,文化科分管文物的同事已經退休,后續人員的安排還沒有到位。而遺址的保護已經迫在眉睫。

      一位關心三堂遺址的長興島居民向記者透露,長興島已經脫離了瓦房店市的管理,行政級別發生變動。那么,目前的遺址保護到底該由誰管?不管遺址保護工作最后“花落誰家“,相關各級文物部門的失職和當地政府部門的不作為已是不爭的事實。為此,他呼吁:立即停止盲目的開發建設,最大限度地保護三堂遺址。

      前不久,位于長興島臨港工業區西礓坡鐵路項目施工現場,又發現一處墓葬群,隨后考古人員對其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據一位親歷現場的文保志愿者透露,在這次搶救性發掘過程中,長興島管委會態度積極。但三堂遺址的保護問題,他們則言辭閃爍,表示回避。

      劉俊勇曾經建議,對于這樣一處有文物價值的遺址,在開發建設前,就應該對其文物保護地段進行劃定,并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其建設成為遺址公園;如果條件不允許,最終留下一部分建造一個遺址博物館也是好的。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