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中都遺址考古發掘復工 勘探人數有所增加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6-07]
由于考古被誤解為“盜墓”,金中都遺址發掘被要求停工。(詳見本報6月5日報道)昨天記者從現場了解到,由于現場工作人員身份已經得到文物部門證實,經協調,考古工作目前已經恢復。
昨天下午,記者在勘探現場看到,最大的一處建筑基址約60多名工人正在進行考古勘探,人數較停工前有所增加。工人表示,因為工期特別緊,因此復工后增加了人數。
截至目前,最大的一處發掘面積大約1000平方米,一輛挖掘機在考古現場的最西側清理渣土,勘探范圍隨之向西側不斷擴大。在已發掘的范圍內,規則地分布著呈正方形的發掘痕跡。據了解,中國的古建筑習慣于使用石墩傳遞上部荷載,這種方石墩叫做柱頂石??脊努F場的正方形正是金中都某建筑基礎部分的一個個柱頂石所在之處。如此大規模的房屋到底是做什么用的?目前這成了一個待解的謎,謎底將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揭曉。 (記者張然)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