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下考古隊在南海海域首次確認元代青花瓷器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6-02]
???月1日電(記者 付美斌)記者6月1日從2010年度南海水下考古新聞發布會獲悉,由來自北京、海南、福建、上海等地的20余名專業水下考古隊員組成的南海水下考古隊,經過35天海上作業,新發現南海海域32處水下文化遺存,并首次在南海海域確認元代青花瓷器,彌補了元代貨船在南海實物史料的不足。
據介紹,本次考古工作隊海上作業行程600多海里,主要圍繞永樂群島的華光礁、北礁、盤石嶼、永樂環礁進行,補充調查了宣德群島的七連嶼、浪花礁,共調查登陸水下文化遺存42處,其中復查10處。在這42處水下文化遺存中,沉船遺址14處,遺物點27處、線索地點1處?!?br/>
本次水下考古隊在南海海域多個地點發現了元代青花瓷器船貨。主要發現的器型有碗、杯、瓶、罐等,青花紋樣豐富,有鴛鴦蓮池紋、纏枝菊紋、蓮瓣紋等,線條簡約流暢,為典型的元青花風格,這是中國水下考古工作者在南海海域首次確認元代青花瓷器的發現,豐富了對北宋以來各時期海外貿易情況的認識。
據水下考古隊此次調查發現,古代航海遺存年代跨度較大,以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元代、明代中期、明代晚期、清代中晚期幾個階段的遺存尤為集中。
本次水下考古采集了豐富的文物標本,有瓷器、碇石、建筑構件、銅錢等各類遺物,瓷器標本窯口豐富,著名的有龍泉窯、景德鎮窯、德化窯等;銅錢遺存點采集到“皇宋通寶”、“熙寧元寶”、“天圣元寶”、“永樂通寶”等。
2010年度南海水下考古副隊長黎吉龍表示,本次調查工作發現西沙海域水下文化遺存的盜掘情況依然嚴重,一些島礁盜坑密布,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依然面臨盜掘者的嚴酷威脅。因此,呼吁加強各沿??诎兜谋O管和審查制度建立,加強規范海上作業者的行為準則,建立相關機構聯動機制和法規建設,運用科技手段實現海上大遺址的遠程監測。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