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民間藏寶火爆 7000萬人熱衷收藏背后冷思考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5-29
    日前,由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主辦、《北京商報·典藏周刊》協辦的“大家來曬寶”第二期活動,再一次顯現了“盛世收藏”下人們廣泛參與的巨大熱情與火熱場面。夏日的驕陽難擋藏友們鑒寶、曬寶的積極性。在活動開始前一個多小時,就有不少藏友已經在門口等待。

    對于藏家參與的熱情程度,鑒寶現場的專家們紛紛表示超出預料。但是經過鑒定,專家們強調,大家拿來的藏品中精品不多,藏友收藏知識相對缺乏,這已經成為民間收藏的一個普遍現象。因此,專家提醒,面對火熱的收藏市場應理性看待,不能盲目跟風,提高專業素養、加強對收藏知識的普及和正確引導格外重要。

    收藏熱帶動鑒寶熱

    順勢普及文化知識

    所謂“盛世興收藏”。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尤其是近幾年來,我國藝術品市場也隨之空前繁榮,引發了收藏熱,人們開始大規模地涉足藝術品收藏和投資領域,甚至出現“井噴”現象——收藏隊伍從先前的百萬猛增到了如今的7000多萬。街頭巷尾時而能聽到人們討論“收藏”的聲音。

    這除了當前的經濟背景外,還與媒體潛移默化的宣傳和引導是分不開的。經濟的發展為人們提供了充足的資金儲備,而媒體作為人們溝通藝術品市場的橋梁,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文化意識和形態,對人們最終把資金投入藝術品市場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從2001年開始,中央電視臺順應收藏市場的需求和發展創辦了《藝術品投資》欄目。之后,全國的許多媒體相繼創辦了和藝術品相關的收藏投資類節目,如央視《鑒寶》、《尋寶》,北京衛視《天下收藏》,河南衛視《華豫之門》等,節目通過現場鑒寶或者各地尋寶的方式,搭建起專家和藏家交流互動的平臺,利用文物藝術品資源展現各地獨具特色的風土人情,傳頌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不管是對引導人們的收藏行為還是滿足人們的生活文化需求等方面都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收藏熱不能盲目跟風

    要有更高精神追求

    北大寶石鑒定中心國家注冊珠寶玉石質檢師何志紅表示,目前人們的精神水平和物質消費水平都在提高,收藏的火熱也是人們對“倉廩實”后的精神消費的一種需求。

    但她指出,藏友的收藏熱情度很高,面臨火熱的市場時卻應保持理性,不能盲從。她介紹說,就“曬寶”活動來看,現在藏友大多是把自己家的東西或在地攤上“淘”到的東西帶來進行鑒定,藏品水平高者鳳毛麟角。而中國著名文物鑒定專家、央視《藝術品投資》專家組組長王立軍也介紹說,《尋寶》活動走過全國40多個城市,鑒定近60多萬件藏品,贗品竟達到80%以上。

    何志紅表示,相比于高端收藏,民間收藏雖然十分火爆,但不能以此認為收藏機制就已完善,藏友的群體性特征大多是出于對中國文化的熱愛,是自發的一種活動,仍處于中低檔層次上。同時,現在搞收藏的人多是注重經濟價值,或讓藏品保值增值,或傳給子女,是百姓收藏的主要目的。而目前百姓收藏還沒有完整的理論進行引導,獲取知識的途徑也很有限,知識普及度還遠遠不夠。而巨大資金流入收藏市場,使原本稀缺的資源大量存積于商人手中,對于將收藏作為投資還仍存在較大風險。

    北京玉學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明表示,現在的大眾收藏離真正的收藏還有很大距離。在其目前接觸的藏友中,有近90%的收藏愛好者往往抱著“玩玩”的心態,從中撿漏,跟風盲從、求富心理現象嚴重。收藏者大多看到了藏品的市場價值,卻忽略了自身專業素質的提高,而他們獲取知識的途徑有限,有些甚至是以訛傳訛。而單純的藏友間交流不一定能獲得很好的專業知識,有時甚至會產生誤導。他指出,加強對收藏知識的普及和正確引導格外重要。

    收藏熱應引發學習熱

    文化積淀、良好心態是“密鑰”

    新浪網收藏頻道高級編輯史建東認為,在火熱的收藏大背景下,人們對收藏的態度不夠理性,而一些收藏興趣班的設立,雖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收藏者自身素養,但受眾面窄、費用高昂,從而普及度不高。在高昂的學費面前,可能會培養一大批的商家卻培養不了真正的收藏家。這就要求藏友在平時就要夯實自身知識積淀。

    嘉德在線市場總監晏旭介紹說,收藏需要很深的綜合性修養,絕非一日之功。就目前收藏現狀來看,很多人在步入收藏時自身并不具備收藏知識的積淀,對藏品的鑒賞水平也遠遠不夠。嘉德在線作為“2010年中國藝術品網絡尋寶活動”的承辦方,能夠深切感受到人們對于收藏知識的渴望,每天都會有幾十通電話向專家進行咨詢,也說明了人們面對收藏時理性的一面。只有善于學習和獲取多方面的綜合知識,多角度多思考,藏友才能對收藏形成客觀的認識,從而實現陶冶情操、提高修養的目的。

    就當前收藏狀況,潘家園舊貨市場副總經理師俊超提醒藏友,適量收藏,調整自己心態,買東西不能因聽故事而影響自己的判斷,藏品并不是越老的東西就越值錢,材質亦很重要。對于藏友來說,真正想提高自己的收藏知識,在多看、多交流的同時,了解市場前沿信息也能讓藏友對看似“玄之又玄”的收藏有自己的定位。

    理性的藝術品收藏和投資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國著名文物鑒定專家、北大資源文物學院院長李彥君表示,不要盲目跟風、追求高回報,要學習文物歷史知識,掌握文物鑒定的方法,了解藝術品市場的規律,才能更好地去享受藝術品收藏的樂趣和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