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之首宋汝窯:中國古瓷中的“大熊貓”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5-25]
5月11日至13日,深圳迎來一場特別的文化盛會——作為第六屆文博會的活動之一,汝窯研討會在龍崗大澳灣山莊舉行。全國頂級的汝窯學者、專家及收藏家在這里聚首,共同探尋中國青瓷魁首的秘密,商討如何保護與傳承這一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
華彩樂章的曇花一現
汝窯可以說是中國古瓷中的“大熊貓”,不僅珍貴而且極其稀缺。中國古瓷中,宋瓷為首,而宋代“汝、鈞、官、哥、定”五大名窯中,汝窯排列首位,自古就有“青瓷之首,汝窯為魁”之美譽。汝窯可以說是中國的古瓷之尊。
何為汝窯?古瓷以州定名,五代至晚清寶豐為汝州屬地,故稱汝瓷。北宋晚期皇室建汝官窯專燒御用瓷,供皇家御用,集民間的能工巧匠,嚴密的工藝流程,科學的胎釉配方,而燒制出精美的瓷器?,F在我們所說的“汝窯”,就是指這一時期的汝瓷。然而,因靖康之亂,金兵入侵中原宋朝被迫南遷,大量汝瓷毀于一旦,窯址荒沒,工藝失傳。專家學者們的普遍觀點是,北宋汝官窯只燒制了20年。在歷史的長河中,汝窯仿佛一曲華彩的樂章,但只是曇花一現。
汝窯是北宋時間出品,到了南宋便有了“近尤難得”之說,受到皇家、貴族、文人雅士的“熱烈追捧”,而窯址難尋工藝失傳,更讓汝窯一直以來成為亦幻亦真的傳奇。
汝窯之美體現在很多方面,但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還是其色彩。據專家研究,汝窯采用釉內摻和瑪瑙,使瑪瑙的結晶體在高溫下溶解于釉料之中,產生斑斕光彩于釉內,在陽光照射下霞光四射,柔和玉潤,顏色主流為天青、天藍,光澤含蓄內斂,像絲綢般柔和,讓人愛不釋手。
曾有人統計,現在傳世汝瓷不足百件,且分別珍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館及我國香港極少數私人手中,難得一見。所以在河南西南一帶,現在仍有“縱有家產萬貫,小如汝瓷一件”的說法。我國著名藝術大師李苦禪先生曾揮筆寫下:“天下博物館,無汝(瓷)者,難稱盡善美也?!?br/>
千古之謎的各家之言
在研討會的嘉賓名單上,記者看到了葉喆民的名字?,F在講中國古瓷研究,葉家是繞不過去的。葉喆民的父親葉麟趾和陳萬里在中國古瓷學界并稱“南陳北葉”,葉麟趾最早確定了定窯遺址的位置,而葉喆民,則在1985年公開了他8年前幾次考察研究后的結論——河南寶豐縣清涼寺藏有汝窯遺址的重要線索。
這次研討會,葉喆民老先生帶來了他的《關于汝窯的再認識》,講述汝窯窯址的發現和地理沿革,論述汝窯的主要特征、胎釉工藝,解析汝窯名稱的混亂及其是否北宋官窯的問題等。
這次研討會,可謂名家云集,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閻振堂,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著名陶瓷鑒定家耿寶昌,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著名陶瓷鑒定家李知宴,香港宋瓷雅集會社首席專家、執行理事潘彥伯,香港永寶齋齋主、著名古董商、收藏家翟健民……
汝窯因其傳奇身世帶來了許多專家學者和收藏家們的探尋——
河南寶豐縣清涼寺及汝州張家巷瓷窯遺址中出土了不少具汝窯美麗特征的宋代青瓷器,世上只有70余件汝窯的認知已不符合事實,存世宋汝窯到底有多少?
汝窯是什么?認定為汝窯的標準又是什么?文博、收藏、考古各界存在著不同意見,沒有統一的認識,對宋代汝窯保護與傳承所造成的傷害是無法彌補的。
有學者認為“宋五大名窯”的提法不符合宋代瓷器生產的實際,就出現了汝窯燒變的地域說與特征說,到底誰是誰非?
臺北故宮最得意的鎮館之寶——“奉華”銘汝窯遭到研究者的質疑,真相到底如何?面對面的討論顯然是釋疑的最好方法。
有研究者認為:河南寶豐縣清涼寺瓷窯遺址既不是“貢窯”,也沒有“御用汝官窯”之特征,而是一處民窯。對寶豐清涼寺瓷窯遺址性質的探討,其意義可謂深遠!
臺北故宮認為典藏于世的汝窯只有70余件,臺北故宮的評判標準是什么?很多專家見汝窯就說是“假的”,他們鑒定汝窯真假的依據又是什么?什么樣的鑒定才算是汝窯的科學鑒定?其標準又是什么?
據《宋會要輯稿》載,宋代皇家官窯的東西窯務,監官3人、工匠1200人、十大工種,其產業化規模不比現代陶瓷廠的規模小,分工協作的專業化程度也決非現代仿造小瓷窯可比。
觀點紛呈,考據難辨,現在,對汝窯本身及其燒變工藝的認知,正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亂之中,直接威脅著中國瓷器燒變的保護與傳承。作為華夏珍貴歷史文化遺留物的宋代汝窯,絕對算得上是華夏歷史文化的珍稀遺產,其燒造工藝及天青釉配方到現在也未破解,繼承與發揚無從談起,產業化就更不可能。
與會的名家也帶來了他們對汝窯的看法和追問,他們帶來的論文涉及汝窯的藝術、汝窯遺址的懸疑、汝窯瓷器的真偽等諸多方面,是多年調查研究的心血之作。
人文龍崗的轉型之路
此次研討會的主題是“保護與傳承”,作為本次研討會的承辦單位,龍崗區文產辦主任黃虎告訴記者,宋汝窯的搶救與保護,現在已是刻不容緩。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和傳承宋汝窯這一華夏珍稀歷史文化遺產,不要讓宋汝窯毀滅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為關心并真心保護宋汝窯的人提供建言的平臺,這是龍崗區政府主辦第六屆文博會中國汝窯研討會的目的。本屆研討會看似汝窯的專項討論,實則涉及宋瓷燒變史及宋瓷燒變工藝的探索,為現代瓷器的借鑒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不斷地研究和探索,才有可能找到宋瓷造極于中國瓷器的秘方,使現代陶瓷工藝研究及產業化發展能再次屹立于世界之顛。
這一研討會的舉行,也應和著龍崗區的轉型發展之路。
龍崗是深圳的文化重鎮,深圳又名鵬城,這一名稱來自古有的大鵬所城;龍崗是嶺南文化、客家文化的重要代表地,承載著深圳最悠久的歷史和人文精神,有距今7000多年的咸頭嶺新石器遺址、體現客家風情的鶴湖新居等圍屋和村落。在“人文龍崗”的大戰略下,文化產業已經成為龍崗區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近幾年來,龍崗區大力實施“文化強區”戰略,圍繞 “轉型發展、創新發展、安全發展、人本發展”的要求,強力發展文化產業,將文化產業發展作為促進產業轉型、加快城市更新、提升龍崗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抓手,著力促進文化和經濟的融合與互動。
本屆文博會,龍崗成為深圳分會場最多的區,有9個分會場,其中就有陶瓷文化產業園分會場。深圳斯達高瓷藝有限公司是深圳市陶瓷龍頭企業及市重點文化企業,企業在園區內將形成完整的瓷藝研發生產鏈,并將充分利用該工業區的廠區資源做大陶瓷產業,在園區周邊創建中華名窯創新基地、陶瓷藝術大師交流基地、特色陶瓷教研基地等,最終形成一個集“傳統文化、特色旅游、創新產業、文博會展”為一體的生態陶瓷文化園區。
龍崗區文產辦負責人表示,舉辦汝窯研討會,對龍崗發展傳承陶瓷文化,做大做強陶瓷產業,也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明年,大運會即將在龍崗舉行,高端文化產業成為龍崗下一步發展的重要目標。汝窯的研討是中國古瓷的頂級峰會,從這個意義上講,在龍崗舉行汝窯研討會,可謂順應天時地利,也標志著龍崗的文化產業將向著最高端的標準起跑前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