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5月23日電 (記者 王國安)23日上午,南京市舉行孫中山銅像回遷新街口揭幕儀式,眾多市民趕來圍觀。
歷史上,新街口廣場曾先后安放過2尊孫中山銅像。第一尊銅像鑄為孫中山生前摯友、日本友人梅屋莊吉捐資鑄制,取演講姿態,意在喚醒民眾,于上世紀40年代移至新街口廣場,“文革”期間為避免被破壞,遷移到中山陵園管理處,后一直放置在孫中山紀念館前;第二尊為當代雕塑家戴廣文所作,以孫中山就認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為原型,取即將出行姿態,于孫中山誕辰130周年之際矗立于新街口。
2001年,由于南京地鐵施工的需要,該銅像被遷移保存。此后,社會各界多次呼吁盡快將銅像遷回。
由于經過新街口的地鐵一、二號線已經完工,為了順應廣大市民的呼聲,恢復南京城市的這個著名標志,南京市在綜合聽取各方意見的基礎上,決定將第二尊銅像回遷,并輔以周邊景觀改造和綠化,起到襯托銅像的作用。
記者今天在現場看到,回歸的孫中山銅像與9年前一樣,坐北朝南。銅像基座周圍鮮花環繞。5米多高基座上的孫中山先生手執手杖,邁動雙腿,望向遠方的眼神堅毅、深邃……整座雕像再現了中山先生奔走革命的光輝形象。
據了解,該銅像含基座總高度11.12米,寓意孫中山先生的誕辰11月12日。鑒于銅像本身重達6.2噸,如此重的重量,底下“挖空”的新街口地鐵站是否能夠長期承受?對此,南京市市政部門人士表示,他們在地鐵建設時就已經在地鐵站臺的主梁框架上架起4根水泥支柱,銅像基座就坐落在這4根水泥支柱上面,可完全支撐其重量。(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