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季羨林大師身后不得安寧 兒子應該如何寫老子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5-24
    兒子應該如何寫老子

      季羨林大師身后一直不得安寧,最近,他的兒子寫了一本書《我和父親季羨林》,又引起輿論一片嘩然。在兒子筆下,季羨林很像是個人生的失敗者,雖然在學術上成績斐然,頗有建樹,但家庭生活卻毫無幸??裳?,對兒子和他的母親一直都很冷漠,是個孤獨、寂寞、吝嗇、無情的人。季羨林的早年經歷:寄居叔父家、無愛的婚姻、母親的早逝等,塑造了這樣一個壓抑、封閉、孤傲的性格,他的意氣用事毀了這個家,也使得他至今身陷陰謀的泥淖而難以自拔。

      對此,批評作者的人認為,我們有“子為父隱”的古訓,并有“為尊者諱”的傳統,兒子這樣寫老子,盡管“真實得近乎殘忍”,卻并不符合傳統的父子倫常,也有失厚道。而贊賞他的人則認為,作者的筆觸看似殘忍,其實包含著一顆摯愛之心,他希望還原一個真實的父親形象,他也希望讀者能夠接受一個有缺陷的季羨林。兒子這樣寫老子,把老子剖開給世人看,是需要勇氣的。與絕大多數兒子寫老子的回憶錄相比,這本書讓人感受到一種“苦澀和悲愴”,卻也是為了真實而付出的代價。

      兒子與老子關系緊張,自古皆然,所以才有“父慈子孝”的雙向要求。但兒子是否可以揭老子的老底,卻因時代不同、立場不同而各持己見。從傳統的倫常大義出發,自然是父為子綱,子為父隱皆屬天經地義;但新道德并不承認三綱五常為最高原則,在此之上還有國家、民族、階級、黨派以及社會道義的要求,所以,子為父隱也常常遭人詬病。拋開這一切不談,就事論事地說,季大師的兒子解剖他的老子這樣地不留情面,固然為常人所不能接受,但在今天,如果是他個人的自覺選擇,他人倒也無從置喙。

      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親情的滋潤,沒有親情,我們的心先就荒涼了。因此,我很理解一個兒子由于老子的漠視而心生怨恨。父愛與母愛究竟有些不同,母愛可以是專一的、無條件的,而父愛卻做不到這一點。父親固然是一家之長,但家對于他卻不能像母親所認為的那樣就是一切。對于一個男人來說,一定還有比家更廣闊的天地,比親情更博大的情懷,“三過家門而不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些都是社會對于男人的要求。常常有這種情況,當一個人專注他的事業的時候,對于身邊最親近的人和事便會有所忽略,這也是人之常情,是可以理解的。做兒子的連這一點都看不透,說明他并不真懂他的老子。

      最后還想說到一點,兒子如何寫老子,是兒子的事,問題在于,有人不能接受兒子筆下的這個老子。除了上面說到的“子為父隱”還在暗中支配著我們的情感之外,再有一點就是他的寫作顛覆了我們心中高大完美的“大師”形象。他本來是我們心造的一尊神,我們卻又信以為真,頂禮膜拜;當有人指出神也具有常人所具有的缺點時,我們往往又拒絕接受,并加以否認。這是需要我們認真反思的。我們敬仰季羨林大師的學問,如果他真有一些性格上的缺陷,或在處理與家人的關系時不夠周全,疏于示愛,我想也無損其學術上的光輝。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誰又能如上帝一般十全十美呢?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