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收藏升溫 1.5億年前“魚化石”身價大漲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5-18]
化石原本只是陳列在博物館里的“稀罕物”,如今漸成民間收藏“新寵”。記者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昨天主辦的第四屆“化石鑒賞大會”上了解到,隨著民間化石收藏熱的持續升溫,眾多珍貴化石身價瘋漲,一塊1.5億年前原白色鱘化石幾年來價格翻了10多倍,從幾百塊漲到數千元。
鑒賞大會上,不少來自全國各地的收藏者帶來了自家壓箱底的“寶貝”。浙江的艾先生帶來了幾塊祖傳的“大個頭”化石,經古生物所的專家沈炎彬初步鑒定,都是幾十萬年的脊椎動物化石,包括鹿化石和狐貍化石。而一對來自安徽蚌埠的夫婦帶來的兩塊珍藏10多年的寶貝,經古生物所專家章森桂初步鑒定,則是幾十萬年前的食肉動物牙齒化石。但也有一些收藏者“掃興而歸”。一位收藏者帶來一塊“貴州龍化石”,可章森桂一眼就看出是假化石,“骨骼太細了,連尾巴上的骨節都很清晰,估計就是照著模型刻上去,然后用油漆刷了一遍而已?!?br/>
據介紹,近年來,由于化石價格連續翻番,中間浮現出巨大的利潤空間,一些不法分子也動起了歪腦子。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館長馮偉民說:“近年來,在我們為收藏者鑒定化石的過程中發現,假冒贗品有增多的趨勢,這一現象對古生物化石研究和保護非常的不利,還希望有關部門盡快重視起來?!?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