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教育總長后人爭奪2萬件文物 打官司27年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5-12]
民國教育總長傅增湘留下2萬余件古玉、藏書等文物。為了這些遺產,傅增湘的后人打起了官司,被稱為“新中國最大析產糾紛”。自1983年首次起訴至今,這場糾紛歷經27年懸而未決。昨天上午,此案在市高院二審開庭。
此案的原告是傅增湘三子傅定謨的子女,以傅定謨的女兒傅鈺年為首;被告是傅增湘長子傅忠謨的兒子傅熹年(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為首。
在1983年,傅鈺年等就起訴了堂兄傅熹年。1985年此案撤訴,傅鈺年等被法院告知,傅家的物品在“文革”期間被沒收,當時還沒有清退完,他們可在清退完畢后再起訴。在2004年的“傅鈺年瀚海秋季拍賣會”上,傅家家藏的紅山文化玉龍形鉤拍得253萬元的高價;紅山文化黃玉獸首蟲身墜的成交價則是132萬。2005年,傅鈺年等認為,伯父傅忠謨一方的子女隱瞞了祖父留下的大量祖產,于是向市一中院起訴,要求析產并分割這些祖產。
傅鈺年說,父親傅定謨先于祖父傅增湘離世,當時,她們兄妹4人都還年幼,與伯父傅忠謨一起生活。1949年祖父去世后遺產一直處于共有狀態,由伯父傅忠謨和堂兄傅熹年負責掌管?!拔母铩逼陂g,傅家曾被抄家?!拔母铩苯Y束后,西城區有關部門對傅家財產予以清退,僅清退清單上列出的退還古玉就多達900余塊,加上藏書、家具、印章等總共2萬余件文物。
法院了解到,1971年11月29日開始,西城區政府有關部門開始清退查抄傅家的財物,到1989年8月3日全部清退完畢,共發還傅家財物17885件24箱13捆1匣。其中大部分財物有名稱有編號。
去年2月,市一中院做出一審判決,認定傅增湘印章40枚及日記等為傅增湘后人的共同財產,由傅熹年負責保管;畫佛像條一件、崇禎字條一件、《妙法蓮華經》七件、續《資治通鑒》一本歸傅鈺年等四兄妹共有;同時駁回傅鈺年其他訴訟請求。
截至下午5點,此案尚未審理完畢,將于今天繼續。
-觀點交鋒
1.是繼承案還是析產案
傅鈺年一方認為,此案是析產案,傅家財產的所有人是傅增湘的所有后人,因為爺爺在世時并沒分家,孫輩均有權享有這些祖產。此案中因為他們起訴不僅要求分割祖產,更重要的是查清祖產的數量,將這些共同財產予以分割。市一中院按照繼承案來判決,是不合理的。
傅熹年一方則認為,此案就是遺產繼承案,他們服從市一中院的判決。
2.是祖父遺產還是父親遺產
傅鈺年一方認為,包括900多件玉器在內的2萬余件文物都是祖父的遺產。由于父親先于祖父去世,祖父并未將這些財產分割給兒孫。但1985年堂兄傅熹年號召大家分家時,僅拿出了一所房產和一個存折,這說明堂兄一方隱瞞了祖父的遺產。
傅熹年一方認為,傅忠謨和傅定謨早在1941年就已經分家。祖父傅增湘在去世前,已先后將財產分給兩個兒子。祖產中屬于傅增湘的遺產都已捐贈、變賣處理?!拔母铩背視r,祖父遺產已經所剩無幾?!拔母铩焙蟊煌诉€的古玉等財物屬于父親傅忠謨。
-人物介紹
傅增湘(1872-1949),是我國歷史上著名藏書家、清代翰林。曾任民國教育總長、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館長。五四運動中,因抵制北京政府罷免蔡元培的命令受牽連而被免職。1927年任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館長,致力于版本目錄學研究。著有《藏園瞥目》、《藏園東游別錄》、《雙鑒樓雜詠》等。
傅增湘一生共有四位妻子,只有第二位妻子王氏生育三子二女,其中長子傅忠謨留下了五個子女,三子傅定謨留下了四個子女。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