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中國土司王故都“老司城遺址”將進行考古發掘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5-07
    記者5日從湖南省文物局獲悉,“五一”期間,湖南省文物局局長陳遠平、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郭偉民一行5人深入湖南永順縣,就老司城遺址的保護與利用進行重點調研,并為老司城的考古發掘“繪制”工作線路圖。

      陳遠平5日對記者說,根據老司城考古發掘工作線路圖,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有望2010年9月進駐老司城正式開展發掘工作。屆時,沉睡了800多年的中國土司王故都“老司城遺址”將在世人期待中撩開其神秘的面紗。

      老司城遺址位于永順縣城東19公里處的靈溪鎮司城村,涉及范圍約25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區域15萬余平方米,是800多年土司轄制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2001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原故宮博物院院長張忠培、古長城專家羅哲文等譽為“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保存最為完整的軍事性城堡”和“全國保存完好的西南古堡式民族文化古城”,保存有大量、珍貴的歷史遺跡,其潛在價值不可估量。

      土司制度是中國歷代封建王朝在少數民族地區,通過分封地方世襲首領,以統治當地人民的一種特殊政治制度。

      湖南永順縣屬于土家族地區,這一地區的土司制度始于五代,初為竭糜制度,發展于宋,完備于元、明兩朝,由褐糜制度發展成為土司制度,終止于清中葉,長達800余年。

      到了清朝雍正年間,國力強大,為加強邊遠地區的中央集權管理,對西南諸土司實行“改土歸流”。雍正六年,永順土司彭肇槐自動獻土,皇帝詔諭,改為流官,帶著子孫離開湘西,回江西祖籍地方立戶,延續了九個王朝計818年的永順土司政權終于宣告結束。從此,老司城逐漸冷落蕭條。

      記者看到,茂樹翠竹掩映中的老司城遺址上,木為墻柱、黛瓦蓋頂的典型土家族老民居依然錯落有序。土司內宮、寢宮、樂宮、地宮、御街和城墻、城門、烽火臺、擺手堂、演兵場、土王祠、祖師殿等遺址顯示出的建筑格局,隱約讓人感到古城昔日的氣勢與輝煌。

      據悉,在此之前,為了給老司城的考古發掘“鋪路搭橋”,永順縣已投入100多萬元開展前期有關基礎性工作。湖南省文物局也已將老司城遺址作為大遺址保護項目向國家申報,為下一步編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方案、籌建中國土司博物館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