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全球沒一家博物館賺錢 鼓勵民辦非降低準入門檻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4-30
    核心觀點

    □民辦博物館的成立相對容易,但運營費用卻很高,這是實情。作為一項公益事業,全世界沒有一家博物館是賺錢的

    □解決民辦博物館的資金困局需要創新思路。政府以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形式進行資金上的支持,是比較可行的方式

    □民辦博物館的主辦方應該理性地看待自己面臨的問題,量力而行,而國家急需制定一部法律,使大家有法可依

    主持人:本報記者 楊雪梅

    觀察家:宋向光(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

    劉超英(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

    申辦需要理性

    鼓勵博物館民辦,并非降低準入門檻

    主持人:前兩篇報道中,反映了天津、安徽和云南等地一些民辦博物館的現狀,一方面,大家對民辦博物館迎來“春天”而振奮,另一方面,似乎在資金與名分上,還陷入困局。據兩位了解,這種情況是否普遍?

    宋向光:民辦博物館的成立相對容易,但運營費用卻很高,這是實情。作為一項公益事業,全世界沒有一家博物館是賺錢的,都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和政策的保障支持。比如現在的民辦博物館主要靠門票收入,不允許買賣已經注冊的收藏品。民眾參觀博物館的意識剛剛培養起來,而現有的民辦博物館大多為專題性質,與公眾的需求有一定差距,所以幾乎是門可羅雀。再加上缺少專業指導,博物館成立之后的發展也往往帶有盲目性。因此,盡管國內有一些非常好的、成規模的民辦博物館,但仍然只是少數。

    主持人:在歐洲,博物館的準入制度十分嚴格,英國要求登記的博物館必須有一個可以接受的結構、一個可接受的財務基礎和遵守一切法律、計劃和安全的條件;法國的博物館準入制度也是強制性的。那么,國內申請民辦博物館,門檻高不高?劉處長曾經見證了北京也是全國第一家民辦博物館的注冊,您又是怎么看待這種現象?

    劉超英:事實上,對于民辦博物館的注冊申請,我們至少會拒絕三次以上。我們會告訴申請人政策情況和注冊后可能面臨的困難。因為只要注冊為博物館,社會就會有相應的約束:比如,必須按時開館且達到一定天數,必須保持環境衛生等。維持民辦博物館的運營,也許有著很多艱辛,但觀眾不會因為是民辦的博物館就降低對展覽的要求。

    國家政策的支持是一方面,但是必要的辦館資金和運行經費是成立博物館最基本的門檻。不過,據我了解,從全國第一家民辦博物館成立到如今,北京已經有30多家民辦博物館,還沒有一家因支撐不下去而關閉,也沒有一家從事過倒賣文物等違法行為。因此,我對私人辦博的熱情,還是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扶持需要理性

    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勝過政府資金輸入

    主持人:對于民辦博物館,政府有了原則上的促進。但到底可以支持什么,幫助什么呢?

    劉超英: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除了明確規定門票可以免營業稅,民辦博物館可以享受到的優惠政策仍有限。如何支持民辦博物館,國家還沒有一部專門法律來硬性規定。比如國家對教育、科技的投資必須隨著經濟的增長達到相匹配的比例,但對于博物館并沒有,雖然這些年有了巨大的增加,但畢竟也只是政策的支持。

    現在的民辦博物館,由省一級的文物部門來審核。作為一個屬地行業主管部門,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第一時間對民辦博物館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比如提供文物鑒定、人員培訓、宣傳等幫助。

    主持人:民辦博物館從投資主體看,不由國家出資;從隸屬關系上看,不屬國家體系和文物系統。在國外,很多私立博物館通過將個人資產轉變為社會資產,成立董事會或者借助基金會作為托管機構,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接受社會捐贈。但我們國家的財政體制、稅制結構和西方不一樣,要按照國外的成功案例來實施,還是有一定距離的。民辦博物館是個人財產,大家怎么募捐?國家的錢也不可能直接撥款到個人的資產里。

    劉超英:是的。因此,在現有情況下,解決民辦博物館的資金困局也需要創新思路。政府以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形式進行資金上的支持,是比較可行的方式。近幾年,北京市文物局就進行了一些探索,比如支持民辦博物館申辦特色展覽。民辦博物館申辦與奧運會有關的展覽,如果博物館處認為非常有公益性和教育意義,就可以財政出資購買展覽?;蛘哒靡k一個展覽,而民辦博物館擁有這個能力和藏品,政府就可以將這個資金投給民辦博物館。

    主持人:據我了解,在美國,博物館的資金來源是多元化的,結合了私人和公共支持,包括貸款、撥款以及個人、組織和企業的捐贈,還包括門票、會員會費、場館租賃、巡回展覽收入等。國家和政府撥款只占非常小的份額。

    宋向光:在中國,由于缺乏市場經濟必備的各種鏈條,政府以購買公共服務的形式來支持民辦博物館的發展,不失為一種好的嘗試與探索。

    保障需要理性

    立法規范不可缺,他山之石可借鑒

    主持人:隨著我國博物館事業的不斷發展,民辦博物館正成為博物館事業的有益補充。關于有效引導民辦博物館,國內外的立法情況是怎樣的?

    劉超英:從國內看,國家文物局早在1979年就曾發布過《省、市、自治區博物館工作條例》,對博物館的相關核心問題作出規定;1993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發布《北京市博物館登記暫行辦法》,開創了博物館登記管理的先河;2000年9月,北京市人大通過《北京市博物館條例》,這是我國首個有關博物館管理的地方性法規。2005年12月22日,文化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博物館管理辦法》,這是我國目前博物館事業管理的基本規范。

    宋向光:制定規范全國博物館行業的《博物館法》是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法國早在1945年就頒布了《法國博物館組織法》,并在2002年頒布了新的《法國博物館法》。日本于上個世紀50年代制定了全國性的《博物館法》,促進了該國博物館行業的健康迅速發展。

    主持人:根據我國現行法規,民辦博物館的法人身份屬于民辦非企業法人,但是他們從事的也是公益文化事業,所以在具體的項目經費上也應同國有博物館一樣擁有獲得國家資金支持的權利,這樣的做法也是國際通例。

    劉超英:現在一些政府為鼓勵民辦博物館的發展,已經提供了諸如土地、稅收等方面的優惠,當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越大,民辦博物館的發展越快,這也造成了民辦博物館發展的不平衡。但政策的支持畢竟有很大的隨意性,很難持續。

    宋向光:現在的民辦博物館經過了最初的創辦熱潮,進入一個如何平衡有序發展的階段。作為民辦博物館的主辦方應該理性地看待自己面臨的問題,量力而行,而國家急需制定一部法律,使大家有法可依,也為社會各方支持博物館事業發展提供可行的渠道。

    主持人:看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用這句話來形容民辦博物館的未來,再合適不過。我們期待民辦博物館能在春風拂面下,如雨后春筍般成長,更希望,中國的文博事業能迎來火熱的夏天。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