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文化部部長蔡武:以文化提升旅游 以旅游傳播文化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4-28
    ●將文化融入旅游,實際上是回歸了旅游的本原,為旅游發展注入了原動力

      ●文化提升旅游,旅游傳播文化。文化和旅游相結合而大發展也正面臨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

      ●文化旅游需求會快速增長,文化旅游消費將日益活躍,并向高品質、多樣化和個性化發展

      ●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日益旺盛為文化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文化提升旅游品位,旅游彰顯文化底蘊。文化與旅游結合發展,前景廣闊,意義重大

      海南島是我們偉大祖國的又一個寶島,它旖旎的熱帶亞熱帶自然風光,獨特的黎族苗族民族和地方風情,富有傳奇色彩的歷史風云和它在當今時代的滄桑巨變,使它成為全中國全世界客人的旅游寶地。二十年前,國家設立海南省,并賦予它最大的經濟特區的身份,目的就是期冀它在改革開放大潮中探索、開辟出一條最適合實際情況的,最具有海南特色的跨越式發展、實現現代化的路子來。二十年來,滄海桑田,海南已經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已經為經濟社會的騰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日前,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這是國務院著眼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海南經濟特區的高度關注和支持,標志著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我相信,這必將掀開海南發展輝煌燦爛的新篇章,開啟海南發展波瀾壯闊的新紀元。今天,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聯合文化部等有關部委共同發起舉辦博鰲國際旅游論壇,是要請各方人士共商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千秋大業,爭取盡快把海南打造成為我國立足亞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國際交流平臺。

      作為文化部長,我十分高興這個論壇把旅游與文化聯系在一起。從某種意義上講,今天在全世界,旅游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文化活動、是一種文化消費,是一種文化鑒賞。借此機會,我想就文化與旅游的關系以及如何推進文化與旅游共同發展問題與各位進行探討和交流。

      旅游作為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已有之,游歷名山大川,浪跡江河湖海,探索密境幽地,感受大千世界,歷來是人類自身成長過程中的追求。旅游成為現代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則是上世紀以來隨著工業化、現代化、全球化浪潮而蓬勃發展。

      盡管旅游形式多種多樣,旅游內容豐富多彩,但主要體現為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品味文化內涵,感受文化魅力?,F在人們都認識到,文化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和靈魂。將文化融入旅游,實際上是回歸了旅游的本原,為旅游發展注入了原動力。

      文化是人文景觀的魅力之源。人文景觀是人類生產、生活積累和遺存的藝術化成果和結晶,成為文化。正因為如此,這些景觀因文化而璀璨,因文化而留存。壯麗的故宮建筑群早已超越了當初作為皇家宮殿的建筑和封建時代皇權象征的意義,而成為中華民族和古老中國燦爛文化的象征,甚至體現著中國悠久的傳統哲學。布拉格、威尼斯、巴黎盧浮宮、敦煌莫高窟等分別因為音樂、電影或藝術品而成為世人所景仰的文化旅游勝地。

      文化是自然景觀的精氣神。一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讓廬山韻味悠長,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使岳陽樓名揚天下,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引得西湖游人如織。由于有文化的滋潤,自然景觀因此而靈動,或秀美、雋永,或威武、雄壯,魅力倍增, 更加迷人。

      當前,我國文化旅游業進入了發展的轉型時期和重要戰略提升期。深入挖掘文化內涵,提升文化品位,是旅游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實現差異化、品牌化、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五千年的文化積淀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為開發特色鮮明、豐富多彩的旅游產品提供了豐厚的文化資源。文化是歷史的沉淀,同文化結合的旅游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衰退,反而會愈加光彩奪目。放眼全球,通過振興文化來發展旅游已經成為世界旅游業的大潮流、大趨勢。

      文化提升旅游,旅游傳播文化。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互促互進,相得益彰,將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兩者的雙贏。桂林的“印象·劉三姐”、河南嵩山“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北京的“北京之夜”、杭州的“宋城千古情”等一系列大型文化演出節目,已經在與旅游市場的結合中很好地體現了市場價值。

      作為文化部長,我可以自豪地告訴大家,目前中國的文化建設處于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之一,因此,文化和旅游相結合而大發展也正面臨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

      一是我們舉國上下都十分重視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的發展。黨的十七大提出,要求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繁榮文化市場,明顯提高文化產業占國民經濟比重,增強國際競爭力。去年7月,國務院通過了《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標志著發展文化產業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同年,國務院通過了《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提出要把旅游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兩個規劃把本來似乎分屬不同領域的產業聯系到一起。文化部和國家旅游局對文化與旅游結合發展都高度重視。文化部去年出臺的《關于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將文化旅游業列入文化系統文化產業的十大發展重點。文化部還聯合國家旅游局發布了《關于促進文化與旅游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了推進文化與旅游結合發展的一系列舉措。

      二是正在深入開展的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實踐,為發揮文化旅游業的獨特優勢提供了新的契機。最近剛剛閉幕的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溫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著力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與傳統產業相比,文化旅游業環境污染少、資源消耗低,是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文化旅游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高附加值和廣泛的關聯度,是拉動經濟增長,優化產業結構,獲得高額穩定回報的重要產業;文化旅游產業就業容量大,就業形式靈活,是增加就業的有效渠道;更為重要的是,文化旅游業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民族地域主流文化特色,將很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并使游客在消費的過程中得到啟迪感化,弘揚主流的核心價值觀。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大背景下,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業,成為各地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三是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日益旺盛為文化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隨著我國經濟的戰略轉型和持續快速增長,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大幅上升,巨大的國內需求正在啟動,為擴大文化旅游需求拓展了重要契機。2009年我國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從國際經驗來看,文化旅游需求會快速增長,文化旅游消費將日益活躍,并向高品質、多樣化和個性化發展。根據專家預測,目前,我國文化消費水平僅為同樣發展水平國家的四分之一,文化消費潛力遠遠沒有釋放出來。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旅游產品,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將為文化旅游產業帶來巨大的需求動力。世界旅游組織預測,到2020年, 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市場。

      文化旅游業發展面臨的這種大好形勢,要求我們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采取有力舉措,使文化旅游業加快發展成為現實。

      一是打造文化旅游系列活動品牌。從2010年開始,文化部、國家旅游局每4年推出一個中國文化旅游主題年,每2年舉辦一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節。在兼顧時間和地域布局的前提下,文化部和國家旅游局每2年公布8至10個地方文化旅游節慶活動扶持名錄,并通過聯合舉辦、政策優惠、資金補貼等多種方式進行支持,期滿后根據活動績效對扶持名錄進行調整并予以公布。

      二是打造文化旅游系列品牌產品。鼓勵運用現代高新科學技術,創新文藝演出形式,提升節目創意,突出地域特點和文化特色,打造優秀旅游演出節目。旅游景區(點)要廣泛吸納文藝演出團體和藝術表演人才以多種方式靈活參與景區經營,不斷提高景區(點)的文化內涵。有條件的紅色旅游景區,要積極開發面向市場、面向群眾的演出活動,豐富紅色旅游的文化內涵,提高紅色旅游的經濟效益。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優勢,開發文化旅游產品。

      三是引導文化旅游業開展品牌化經營。以旅游熱點地區為重點,采取地方申報,文化部和國家旅游局認定的方式,編制雙年度《國家文化旅游重點項目名錄》,對列入名錄的文化旅游項目在行業政策、項目審批、信息服務和市場開拓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給予一批以資本為紐帶的文化旅游企業必要的政策扶持,支持其向集團化和品牌化方向發展。引導和支持優秀旅游城市規劃建設旅游文化名街、名鎮,推進文化旅游示范縣建設,打造文化旅游特色產業聚集區。

      四是加強文化旅游產品的市場推廣。將文化旅游推廣與對外文化交流工作相結合,在中國與其他國家舉辦的文化年或其他主題文化活動中增設旅游產品和項目展示,整合各方資源,增強交流宣傳效果,擴大國際影響。

      五是積極培育文化旅游人才。文化部與國家旅游局聯合編制文化旅游人才培訓規劃,確立一批文化旅游實踐基地和文化旅游人才培養院系(專業),加強文化旅游人才培訓。

      文化是一個極有品位、極為高雅、莊嚴而又神圣的領域,同時又是一個與億萬人民的生產生活,心靈感情息息相關的范疇。促進文化與旅游結合,當是一個需要十分審慎、嚴肅、認真、甚至要懷著一種敬畏之心去從事的事業,切不可輕慢,切不可輕視,切不可只逐利而忘義,更不可用假冒偽劣去褻瀆它。我們要堅持社會效益第一,力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

      文化提升旅游品位,旅游彰顯文化底蘊。文化與旅游結合發展,前景廣闊,意義重大。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突出重點,強化措施,努力開創文化旅游工作的新局面!

      文化部部長蔡武 (此文為作者于2010年3月21日在海南三亞博鰲國際旅游論壇上的演講)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