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中國高等美術教育砥礪前行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4-11
    1917年,蔡元培發表《以美育代宗教說》開啟了中國現代美術的先聲。一年之后,在蔡元培的倡導下,國立北京美術學校成立,這座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國立美術教育學府如今已經發展演變成中國美術界的領頭羊、國際知名美院——中央美術學院。此外,中國美術學院已經80歲了,四川美術學院的70年校慶系列活動于今年相繼開展,而伴隨共和國成立禮炮聲誕生的西安美院業已走過60年的光輝歷程。


      美術教育作為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國教育事業中的一環,其發展變化與國家的整體環境密切相關。從新中國成立初,為了普及大眾美術,年畫、連環畫、宣傳畫火熱一時,到“文革”前17年美術教育進一步奠基和發展,學科逐漸完善,創作課開始成為教學主流,再到改革開放后,面對新形勢,美術院校紛紛立足自身傳統,挖掘特色,發揮優勢,逐漸與世界美術院校比肩。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文化自信日漸萌發,建立國際一流美術學院已從最初夢想正式提上日程。

      日前,時逢國家“十二五”計劃即將制定,關系到“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頒布在即,回顧展望中國美術教育可謂恰逢其時。3月底于重慶舉行的“中國高等美術院校校長論壇”,中國十所美術高校院校長齊聚四川美術學院為中國高等美術教育把脈,即是美術教育界對新形勢的主動反應?!罢驹诿褡鍙团d的新起點:中央美術學院校慶座談會”也于近日在中央美院舉行,來自教育界、藝術界的學者、專家圍繞“新中國高等美術教育60年的基本經驗”、“民族復興對藝術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美術院校如何繼往開來”展開深入對話。

      立足傳統 認識自己

      對于中國的當代美術教育而言,主要的功能由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八大美院承擔。由于地理位置和教學資源稟賦不盡相同,各個美院在不斷摸索尋找適合自己的辦學定位和教育模式,而對自身傳統的認識往往是其思考的起點。

      以“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為辦學目標的西安美院,扎根西部這塊文化熱土,努力從西安這座古都的歷史遺存中汲取營養,無論在學科建設,還是創作教學上,依托黃土地與古城墻形成特色鮮明的教學傳統。西安美院院長王勝利認為,西安美院擁有周秦漢唐、民間美術、延安文藝、長安畫派與黃土畫派四大傳統。西安美院地處13朝古都西安,有得天獨厚的周秦漢唐文明,深厚的歷史積淀是其資源特色;民間美術是主流美術的一部分,黃河流域保留完整的原生態民間藝術是西安美院取之不盡的資源;延安文藝對新中國文化藝術的形成和發展曾起到重要作用,今后仍將起著不可取代的作用;長安畫派與黃土畫派的發展都與西安美院密不可分,兩個畫派為西部的藝術探索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與西安美院不同,地處北京的中央美院是目前為數不多的以中央命名的高等學府。其對行業的領導力,在業界的威望以及培養出的一代代美術家無需贅言。它兼容并包的辦學理念和薪火相傳的師生情誼,使中央美院形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文化和教學傳統。歸結起來,中央美院副院長徐冰的概括簡明扼要。他認為,中央美院的傳統有兩個:一是非常嚴謹的訓練,這是美院到哪兒都可以拿出去的非常結實的傳統;另一個是非?;钴S的思想——兼容并包,面對社會、面對新文化,美院人思維活躍、視野開闊。此外,徐冰覺得中央美院的學術氣質誠懇和樸實,不張揚且具有內力。這些足以使中央美院成為中國美術史上每一次重大美術事件的參與者,并業已引起國際美術界的廣泛關注。

      地處西南的四川美術學院今年迎來70華誕,它在近30年的中國當代美術界成績斐然。一批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依靠自身才華和那片土地給予其不凡靈感的美術家,為中國美術教育揭開新篇章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四川美院院長羅中立表示,從四川美院發展歷程中總結經驗,專業結構、生源質量、辦學條件是實現規模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四川美術學院70年來的辦學傳統,形成了“貼近生活、服務人民;知能并重、獎掖新人;兼容并蓄、與時俱進”的辦學理念,以及四個方面的發展特色:以教學帶創作,使學生在創作和實踐中不斷完善知識結構,提高藝術的修養和實際的工作能力;堅持兼容并包的學術主張,營造寬松的氛圍,注重保護學生的藝術個性,鼓勵獨立思考,自由發展;學校把建設藝術工作室、實驗室、美術館放在了突出的位置,為師生創造良好的條件;培養藝術人才的高校,努力打造育人環境是關鍵環節。

      面向未來 面向世界

      進入21世紀,隨著藝術院校的擴張和中國社會發生的深刻變化,中國的美術教育如何與中國經濟社會整體形勢相協調成為美術界人士思考的重點。當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在近兩年的“兩會”上不斷呼吁藝考要降溫時,美術院校的專家學者們也在不斷調整和探索中國美術教育的未來之路。

      中央美院的攝影系作為一個新興專業,伴隨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需要的不斷增大在近幾年培養了一批杰出的畢業生。攝影系主任王川表示,攝影系培養的學生可以去拍時尚大片等商業作品,也可以去拍實驗照片專心探索藝術。按照他的說法,中央美院的攝影系培養方向是使學生具備這兩種可能性的各種素質。魯迅美院院長韋爾申也曾表示,以前的美術教育注重的都是技能型的人才培養,不是真正的創作型人才,忽視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開啟。下一步改革的重點之一,應完成由單一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向多能力型的人才培養模式轉變,要打破學科和專業的壁壘,使學生能夠獲得更科學、更合理、更豐富、更系統的知識與技能。

      這兩人的話道出了新時期中國的美術學院學生培養方向發生的一種悄然變化。當跨界開始成為當代文化的主流語匯,美術學院就不單單是藝術家的搖籃。根據西方的經驗,純美術在美術學院的比例正在不斷減少,與設計相關的美術專業由于在工業生產中的重要地位而逐漸成為未來美術院校的一大主要發展方向。

      對于這點,中央美院老院長靳尚誼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已認識到。他說:“我在1979年第一次到德國考察的時候,就發現西德的所有美術學院設計已經占了一多半了。社會發展變化了,美術專業中的設計在發達國家已經相當重要,所以1995年我在中央美院建立了設計和建筑專業,因為我認為建筑在設計里面是領頭的。從目前發展狀況看,這兩大專業總體發展得非常好?!?

      據了解,中央美院早在新中國成立初就曾參與國徽設計,在北京2008年奧運會期間更是擔當形象設計工作,包括獎牌“金鑲玉”、體育圖標“篆書之美”、奧運地鐵等均有中央美院設計團隊參與完成,而即將開始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展陳設計也有其參與。事實證明,設計是未來美術院校發展的重頭戲。就在去年的世界設計大會上,設計就是生產力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隨著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如何完成由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華美轉身,藝術設計是其中重要一環,而美術院校對設計人才的培養無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外,與國際接軌,加大與國際知名美術院校的交流也是新時期中國美術教育的應有之意。著名評論家邵大箴認為,中國的藝術正在影響全世界,成為其產生變化的因素,影響其格局的不斷調整。而這種變化只能來自交流的頻繁與了解的加深。除了舉辦展覽和沙龍交流之外,作為美術院校,留學生比例高低可能是最好的國際化指標之一。按照教育部提出的希望高水平大學都有百分之十留學生的要求,加大留學生比例是擴大中國的美術院校國際影響力的重要一環。以前,我們總是會把到歐洲或者美國留學、游學作為重要履歷之一寫在簡歷的顯要位置。今后,到中國來,到依然保留西方寫實傳統和嚴謹訓練的中國美術院校來,開始成為很多外國留學生的不二選擇。

      然而,我們也要看到,最早的美術學院于16世紀下半葉就在意大利出現了,而世界美術教育的發源地之一巴黎美術學院在17世紀業已初具規模,我們的美術院校和美術教育才走過不到百年歷程。中國美術教育與中國美術一樣依然在路上,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五千年的文化積淀和迎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曙光,必將使中國美術教育的未來更加光明。

      作者:段澤林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