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將修復150件受損文物 多為康雍乾年間精品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3-26]
圓明園管理處25日上午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將修復150件受損文物。
此次將修復的這批文物為歷年來清理圓明園遺址及考古挖掘期間所采集出土的文物,包括瓷器、玉器、佛造像、法器、石刻、琉璃等,大多為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間的精品,且從未向世人展示過。
為使圓明園文物的歷史信息更具完整性,本次修復工作正式開始前,文物專家專門為每一件文物“量身打造”出一套完整的3D影像數字化檔案,并在修復過程中嚴格填寫文物修復記錄卡,全程記錄修復過程和所用材料等詳細情況,制作出了一套完備的文物資料。
修復工作集中針對三類文物,包括對石刻文物的清洗、脫鹽、加固處理,對佛造像等銅器的清潔、除垢處理以及對瓷器殘片的整理、清洗和修復。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副秘書長、圓明園文物修復組副組長于洋表示,文物是先人通過智慧和雙手創造出來的文化瑰寶,希望可以通過這一代人的努力使其更好的傳承下去。
修復文物定于今年10月18日正式回歸圓明園。屆時這批昔日珍寶有望迎來首次全國巡回展覽,觀眾也將有機會近距離目睹這些“神秘來客”的真實面目。(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