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教授撰文指汪暉抄襲惹爭議 學者稱非剽竊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3-26]
3月10日出版的《文藝研究》刊發了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彬彬的長篇論文《汪暉〈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的學風問題》,在文中王彬彬指責汪暉抄襲。近日,這篇文章引發激烈爭論,汪暉是否構成“剽竊”也引發了讀者、網友和學術界的普遍關注。社科院研究員趙京華和學者丁東都認為,嚴格來說,汪暉的文章并不是剽竊,而是技術問題或者是“學術上不規范”。
王彬彬:汪暉抄襲五本書
在該篇文章中,王彬彬稱,汪暉的《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至少涉嫌抄襲四個人的五本書,包括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中國近代思想史論》以及勒文森的《梁啟超與中國近代思想》等。王彬彬還指出,他認為汪暉的剽竊,有幾種不同的方式。要么是直接抄襲別人的文字完全不加注釋,要么就是稍微對別人文字作修改,或再加上注釋讓讀者“參見”某書。
網友:支持汪暉者居多
王彬彬的原文3月22日在天涯網發表后引發了不少討論。大多數網友認為,就王彬彬文章所列舉的現象來看,說汪暉“剽竊、抄襲”過于嚴重,有人認為這種指責屬于“莫須有”。另有網友還認為王彬彬自己學風不好,“過分沉迷于做‘引注規范’的‘糾察隊員’?!?br/>
學者:不是“剽竊”,是學術失范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魯迅研究者趙京華表示,“就王彬彬列舉的情況來看,定性為剽竊、抄襲是不合適的。王彬彬提到《反抗絕望》中的問題,80%以上屬于引文不夠規范。這是一個技術層面的問題與具有道德內涵的‘剽竊、抄襲’完全是兩個概念?!倍鴮W者丁東認為,就王彬彬文章中找出的問題來看,汪暉的文章不是沒有問題,但是說“學術失范”可能更好。
(記者張弘)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