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南海1號"引學界熱議 官方稱將尋求永久保護辦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3-22
    安置著南宋商船“南海1號”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于去年底正式對外開放后,有關“南海1號”的考古發掘,以及對古船自身文化品牌價值的研究和推廣等,受到了學術界的熱切關注。

      最近,一個圍繞“海上敦煌在陽江”主題的研討會在此間召開,與會的專家學者紛紛就“南海1號”的保護和發掘、文化品牌價值的推廣,以及對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的提升等話題,發表了各自的見解。


      廣東省政府參事、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黃偉宗認為,陽江應以“南海1號”為“領頭羊”,打造富有特色的陽江海島文化。目前,廣東正全力建設文化強省,其重要標志是強強合作,打造出色的文化板塊。黃偉宗建議陽江給海陵島(海上絲路博物館所在地)一個世界級的定位,充分發揮“南海1號”的帶頭作用,把高涼文化、風箏文化、刀剪文化等捆綁一起,形成強勢的海島文化板塊。

      黃偉宗建議,可圍繞“南海1號”將海上絲綢之路相關的素材進行歸納、總結、陳列,使得國內外研究海上絲綢之路必到陽江,讓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成為一個永不落幕的博覽園。

      中山大學博導司徒尚紀教授認為,陽江有著豐富的海洋文化,而“南海1號”對于弘揚當地的海洋文化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載體和契機。

      有出席研討會的媒體人士認為,陽江人要有氣魄經營好海陵島,做大文化產業。不要把“南海1號”僅僅看成是一條船,而要借助“南海1號”這張世界級名片把它經營好,讓整個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及相關的文化產業群落在海陵島,讓游客感受到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魅力,并向全世界傳播。

      就“南海1號”的保護和發掘,陽江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館長馬洪藻表示,由于水晶宮目前的循環系統并不完善,浸泡著‘南海1號’的海水不到3天就會變得渾濁。而考古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嚴肅課題,如果沒有國家文物局的批準,常態性地演示水下考古的事情是絕對不可能的,這些難題目前都困擾著博物館的發展。

      陽江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馮桂雄表示:在目前的狀態下,水晶宮內的海水還面臨一些問題。如“南海I號”在海底時,水溫幾乎是恒溫的20攝氏度,而目前水晶宮內的海水溫度則為24攝氏度。而且,由于水晶宮的拱頂是透明玻璃,在太陽光的直射下,海水出現藻類大量繁殖,使水質變得渾濁不清。目前,有關方面已經委托科研部門進行相關課題研究,爭取尋找到一種永久性保護的科學措施。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