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永豐發現55萬平方米宋代古城遺址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3-19]
記者從江西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辦公室獲悉,江西永豐縣發現一座始建于宋代、占地55萬平方米的古城遺址。因為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這座古城遺址目前已被列為江西省文物普查重要新發現。
據介紹,永豐縣宋代古城遺址位于永豐縣恩江鎮老城區,呈東北-西南走向的葫蘆形狀,規模宏大。經測量,古城遺址總占地面積約55萬平方米?,F存城墻總長2500余米,高在1至4米之間,地基寬約5米。墻體兩邊磚抱砌,中間夯土,城墻整體保存基本完整。
據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肖華標介紹,這座古城始建于宋紹興七年(公元1137年),距今已有近900年歷史,當時僅有南北兩座城門,并在元代遭受較為嚴重的破壞。古城到明弘治初年(公元1488年)和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得到大規模擴建,城門增至8座;又經清朝乾隆、道光、咸豐年間多次維修才具現存規模。
目前,城墻的許多墻磚上仍然可見刻有“嘉靖三年官造”的銘文,部分墻磚上刻有“乾隆拾壹年官修”和“道光二年官修”的銘文。
文物專家考證認為,永豐古城是目前江西省發現建成時間較早,保存較完整的古跡;古城遺址面積達50多萬平方米,在中國南方地區較為少見,對研究當地的商賈貿易、歷史文化具有極高的價值。
(記者 沈洋)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