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華裔學者研究發現中國語言和希伯來語血脈相連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3-19]
(朱世強 方敏 陳宏斌)美籍華裔學者、希伯來語研究專家趙璧礎通過20年研究發現,中國古老的語言和希伯來語之間有著濃厚的血脈聯系。
18日,趙璧礎主持的“遠古語言探索:古希伯來語同漢語地方化及藏語同義詞比較研究”成果發布會在蘭州大學舉行。
這項研究系趙璧礎基于將古希伯來語與中國西北五種特色地方方言:藏語和漢語地方話(蘭州話、天水話、秦安話、西寧話)的同義詞聲母對照比較,旨在探索語言同源的可能性。
已年逾古稀的趙璧礎經過近3年的文獻整理和田野調查,共收集上述5種語言的1000個同義字詞,編表后與同義的希伯來語作了聲母比較。
趙璧礎說,在古代從無交流和互不相識的狀況下,中國漢語方言及藏語和古希伯來語之間存在著同義詞聲母相同的現象,這預示著古老的語言之間有著濃厚的血脈聯系。
海內外30多位專家學者在此間參加了此次發布會。西北師范大學藏語專家元旦說,人類有著同一個祖先,語言也是一樣。沒見過希伯來語和漢語的比較,這次是新的嘗試。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博士黃保羅說,從沒想到希伯來人的文化和中國文化有共同之處,趙璧礎通過研究,把語言和民族文化聯系在了一起,將會給語言學家、人類學家、民俗學家帶來“頭疼”的問題。
黃保羅最后建言,中華民族和希伯來人有什么聯系,為什么現在彼此不聯系,請趙璧礎繼續研究下去。(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