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觀點

    吳為山委員:城市雕塑缺規范 甚至有丑化領袖現象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3-06
    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建設的重要標志之一。它往往是城市精神、城市靈魂的符號與象征。表現重大歷史事件、表現重要歷史人物、表現城市文化精神的標志性雕塑是一個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建設。

      2009年,住建部與文化部對新中國成立60年來全國城市雕塑的建設進行了調查、總結與評審。從數萬件城市雕塑中經過五輪評選評審出60件成就獎作品和40件提名獎作品。它們分別代表了改革開放前30年和后30年的成果,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初期、大躍進時期、“文革”時期以及改革開放等幾個階段的社會文化狀況和藝術創作的成就。既是對新中國60年城市雕塑的總結,也為未來的城市雕塑建設提供了可以借鑒與學習的范本。但從另一方面我們不能不從社會文化背景的角度理性分析。改革開放前30年的作品題材、內容相對單一,形式單調,藝術家的個性為“集體創作”的共性所取代。改革開放后,隨著思想解放、體制改革、經濟發展,藝術呈多樣化,城市雕塑建設發展迅猛。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復制西方雕塑、照搬“凱旋門”等。近十年來,城市雕塑越做越高,體量越做越大,數量越做越多。大多數超大型的城市雕塑內容空泛、形式簡單,水平一般,徒有大構架而缺乏靈魂。各城市的雕塑形式雷同,沒有鮮明的文化特色和精神指向。城市雕塑管理機構分工不明確,宣傳部門、文化部門、建設規劃部門、城雕委、城雕辦以及企事業單位,均各行其政,缺少對城市雕塑進行整體規劃,缺少城市雕塑的文化定位、空間布局和時間安排。在資金投入方面,也缺乏對城市雕塑建設合理與科學的財政預算。在人物紀念雕像方面缺少規范。上世紀80年代經中宣部批準,全國城雕委曾下發《紀念性雕像參考名單》。但近二十年,隨意性較大,塑什么人,塑多大尺度,塑成后安放于什么地方都已經沒有標準了。以至于一個地方性的名人,甚至有爭議的歷史名人被塑成十幾米或幾十米高,一些不適合的地點建立了毫不相干的人物塑像。由于沒有規范的評審制度,藝術水平低下,雕塑歪曲和丑化了領袖人物和杰出名人。這些雕塑絕大多數出自非專業人士之手。只要注冊辦一個雕塑公司、景觀公司,就可以承接城市雕塑。據有關統計,不少省會城市竟然有上百個雕塑類公司,難免惡性競爭。鄉鎮不銹鋼企業成批生產各種不同規格和造型的“定型”產品,低價出售,造成低劣城市雕塑的泛濫。

      綜上所述,加強城市雕塑的科學管理刻不容緩。我們建議:一、健全組織機構,各級省市健全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參照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的建構模式,由建設部門、文化部門共同組建,要給予相應的編制。二、在城市雕塑的思想、文化、精神建設方面各級黨委、宣傳部門、文化部門要把關。三、在雕塑空間的規劃方面,建設部門要發揮好專家的集體作用,實施“規劃先行”。四、各級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協調好政府與專家的關系,嚴格評審制度,把握好藝術水平。五、各級黨校、行政學院的市長班要開設城市文化、城市建設、城市雕塑的系列專題講座。六、對重大歷史題材、重要歷史人物、超大型雕塑、投資量大的雕塑項目和重要場館、城市重要節點的雕塑要建立規劃報批、評審制度。七、對宗教題材的作品尺度要有合理的規劃與規定。八、對歷史人物和當代人物的紀念雕塑要列出參考名單,由有關部門下發文件予以規定。對各類人物雕像安放的場所、雕塑的尺度在宏觀上要有相應的限定與規定。九、對建成的作品必須立牌,標明項目的立項管理者、創作者和施工者,以示責任。十、對確實在意識形態方面有問題、藝術水平差、工程質量差和安放地點不適合的作品要拆除。


      作者:吳為山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