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免費"非"萬能鑰匙" 青少年依舊冷落博物館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2-26
    兩年前,我省在全國率先實行博物館、紀念館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免費向社會開放,一時間人潮涌動,一些高端場館甚至創下過日參觀1萬多人次的紀錄。如今,免費場館的人流已基本穩定,客流量普遍增加了2倍以上。

    被譽為城市精神家園的博物館、紀念館不再是“寂寞深閨無人去”,就在社會為政府文化惠民工程叫好的同時,一些人士也冷靜地看到,在激增的游客人數中,卻少了一些青少年觀眾的身影,而他們,本該是這一文化公益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寒假激活文化消費

    博物館仍不溫不火

    據南京市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王興平介紹,目前南京登記注冊的博物館有55家,除瞻園、總統府等屬古代遺址外,基本實現了免費開放。其中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雨花臺、梅園新村紀念館、云錦博物館、靜海寺、渡江戰役紀念館和城建展覽館等最為知名。很多場館每年接待的觀眾數量很大,但在新增的游客中,70%—80%是外地游客,本地觀眾尤其是青少年的增幅有限。

    在剛剛過去的寒假里,記者在南京博物院、南京云錦研究所等多所免費開放的博物館調查時發現,去參觀的中小學生人數并未因放假的原因激增,基本與平時周末的人數持平。上周六,記者采訪時走遍梅園新村紀念館都沒有看到帶孩子前去參觀的家長,顯得比較冷清。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青少年來參觀是階段性的,一般集中在開學初,由中小學校組織前來。寒假里,人數也不是太多,有時一天才有七八位父母帶著孩子前來參觀。而據南博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該院去年參觀人次突破50萬,但青少年參觀人數并未產生很大變化。他分析說,這一群體受門票價格杠桿的影響不會太大,更多的在于家庭和社會的引導。家長認為有利于孩子成長的事,都不會吝嗇花錢并抽空陪孩子來;如果本身就對博物館不感興趣,免費也吸引不來家庭游客。

    與博物館形成對比的是,寒假里各類針對青少年的文化消費場所都是人滿為患:在南京各大影城,《喜羊羊與灰太狼》吸引了大批中小學生;打著“全球第一大動漫化場景式職業體驗城”口號的東方娃娃動漫大世界里,“考古洞穴”等成了最受孩子喜愛的體驗類節目。家長們表示,平時孩子學習緊張,就利用假期多參與一些休閑主題的文娛活動。說到博物館,一位帶孩子看《喜羊羊》的母親面露難色:“孩子不會主動提,我們大人也沒什么興趣,總覺得博物館很枯燥,沒有娛樂性?!?br/>
    “第二課堂”何以閑置

    觀眾專家把脈挑刺

    博物館是提高國民素質的“第二課堂”,如今,“免費”不再是開啟青少年進入博物館大門的“萬能鑰匙”,就連課業壓力減輕、時間相對富裕的寒假,博物館也不能吸引青少年,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帶女兒在南博參觀“2010·盛世虎”春節特展的中學教師徐先生說:“家長首先應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興趣。我常帶孩子逛博物館,但總體上像這種既有節日氣氛,又通俗易懂的展覽并不多。展陳方式也比較落后,往往是文物旁邊放一個標牌,牌子上只有文物的名稱和年代。這樣的展覽,器物是冰冷的,沒有感情的,觀眾看在眼里卻不會有心靈上的震動。拿我來說,我很想知道文物背后發生過哪些故事,或是考古發掘的經過等。如果展廳里能有一些志愿者,給我們作些更通俗的講解就更好了?!鳖佅壬患沂翘匾鈴幕窗糙s來走訪南京古跡的,他上初二的兒子告訴記者:“我希望有一些可以觸摸和互動的東西,例如剛剛看的商朝盔甲、戰國兵器,如果有仿制品能讓我摸一摸甚至能試一下就好了?!?br/>
    南京正大旅游公司總經理夏宏偉是位博物館愛好者和收藏發燒友。他認為,現在很多展覽,是給占社會1%的專家學者看的,他不會帶上小學的女兒去參觀,因為她不可能理解。曾受邀參加南博展覽策劃會的他,覺得博物館應放下身段、換個視角,吸納旅游、教育界等相關人士參與布展討論,讓99%的外行看懂才是硬道理。

    王興平處長也表示,博物館對小觀眾缺乏吸引力,最主要的原因是展覽不夠精彩,更新速度過慢。有的博物館一年只有一兩個展覽,不可能讓觀眾保持長期關注。有些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開學時或特定紀念日比較熱鬧,但是這種潮汐式的人流并不是理想的博物館參觀模式,擁擠和喧鬧反而讓人很難靜下心來細細體味。其次是部分博物館硬件設施仍較落后,展覽形式太傳統,不能適應新生代人群的需求。同時,現在各地博物館事業還處于基礎建設階段,博物館也面臨資金的困難。拿南京市來說,每年投入都有幾億元,但是主要用于劃撥土地、建新館和場館裝潢上,卻沒有展覽的專項經費。而好的展覽不僅要有好文物,還要高雅和現代的布展,要有展板說明、聲光電效果以至FLASH和動漫演示,動輒十萬元以上。缺乏資金的支撐,也是免費開放效果沒有最大化的原因之一。

    讓孩子親近博物館

    為國民素質加分

    令人欣慰的是,博物館資源的“閑置”已得到有識之士的重視,并在積極尋求化解的路徑。

    作為城市的公共文化資源,博物館理應研究公眾心理和審美訴求,更好地為公眾服務。在沒有門票利益驅動的前提下,博物館也應更好、更經常地扮靚“客廳”,最大程度地發揮自身的精神文化價值。王興平建議,政府應設立展覽的專項基金,國有、民營的博物館,都可以拿創意來競標,從而把有限的資金投放到優秀的展覽上。

    據介紹,英國的公立博物館大多免費開放,??煽吹嚼蠋煄е鴮W生置身其中,或參觀,或臨摹,觸摸或動手仿制文物。每年以班組為單位參觀大英博物館的幼兒園兒童和中小學生有近20萬人次。博物館每年會舉辦針對15歲以下青少年觀眾的“博物館之夜”的主題活動,讓孩子們獲得與眾不同的博物館體驗?;禹椖康脑O計并不追求高成本、高投入,比如在自然史展覽的展廳入口放置一些印有昆蟲、化石輪廓的卡片,參觀者可以在展廳內尋找與之匹配的圖形,將其貼在卡片上,一幅精美的“作品”就誕生了。不僅孩子,很多成年人也很喜歡這種尋寶式的參觀方式。在銀行工作的俞女士建議,90后、00后孩子是網絡一代,博物館也該學習網絡生存,組建博物館QQ群、網上論壇,并在志愿者和義工的參與下,與小觀眾們形成多層面的平等互動。

    南京市博物院社會服務部主任李竹不久前提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將博物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除了在中小學教材編寫中增加我省歷史文化知識的相關內容,而且應將博物館教育納入中小學德育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她舉例說,可以每學期安排半天的固定課時讓學生參觀博物館,培養他們參觀博物館的習慣。她透露,南博將出版一套針對青少年的文物知識宣傳系列叢書,并開辟以陶器、瓷器等為主題的趣味活動體驗室,吸引孩子們走進南博。

    “我省的博物館資源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也是培養下一代國民素質的最佳課堂?!蹦暇┖娇蘸教齑髮W附屬高中學生處侯健主任認為,博物館的很多館藏,給予公眾的不僅是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更多的是一種心靈上的歸屬感,需要觀眾靜下心來專心品味。這尤其需要學生、家長、老師摒棄焦慮、功利的心理狀態,讓博物館真正成為青少年的精神家園。多參觀幾次博物館,也許不能直接給學生的高考試卷加幾分,但從長遠來看,可以給整個民族加分。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