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傳統節日應重視儀式的傳承與創新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2-18
    過節,在某種意義上說,也就是過儀式。節日里總是比平日多了一些儀式,或者說,正因為有了儀式,才有節日的內容。缺乏儀式的節日是不可能有感召力和生命力的,離開了儀式的節日是空洞乏味的。

      即以春節來說,貼春聯、吃年飯、包餃子、守歲、拜年、燃放煙花爆竹等等,都是儀式。同樣是吃飯,吃年飯跟平時吃飯是很不一樣的,年飯有很多菜式,其中不少菜式隱喻著美好的愿望,蘊含著祈福的涵義,吃飯時要緬懷祖宗,一家人必須團聚……所有這些其實都是儀式。正是這些儀式決定了春節之為春節。

      對儀式的任何加減都不是一件簡單、隨意的事情。比如說春晚之所以有一定的生命力,是因為春晚從1983年至今年已辦了28屆,已成為了一種新的儀式,因為它在總體上符合一家人在除夕之夜團聚守歲的傳統。你可以不喜歡它的節目,但你真的也難以找出替代它的形式,即儀式。又比如燃放煙花爆竹,一些城市在禁止之后,又有條件地解禁,讓人們在指定時間和地點燃放,這是因為燃放煙花爆竹是春節的重要儀式,這種儀式根植于老百姓的內心深處,只能因勢利導,揚長避短,事實上也很難一刀切地一禁了之。

      在目前的環境下,我們要更多地強調儀式的傳承。這是因為,有太多的儀式被人們遺忘了。很多年以來,人們誤會了“文化”與“文明”這兩個概念,把很多文化的東西當作是落后的文明加以革除,造成了事實上的文化斷裂和文化遺忘,這是很不應該的。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一是強化或改進已有的儀式,二是補課,重新找回那些被遺忘的儀式,重新點燃傳統文化的香火。

      我們也必須看到,儀式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也不可能一成不變。今天的年輕一代之所以對西方的一些節日有濃厚興趣,跟那些節日特有的強烈的儀式感很有關系,跟那些儀式的濃厚的現代感也很有關系。因此,我們不應該食古不化,在準確地把握了節日意義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大膽地推陳出新,創造一些新的節日儀式。比如在春節,大人喜歡對孩子說,過了農歷新年你就大了一歲,這當中包含著重要的成長的提醒。那么,我們能否利用春節長假,為那些年滿十八歲的孩子舉行成人禮?如果能在國家法律層面的規定下,通過這種成人禮把傳統節日跟現代社會的公民意識結合起來,將為他們制造一種難忘的成長記憶。

      再比如說,元宵節是一個“燈節”,張燈結彩是這個節日的主要儀式。我們能否在元宵節中灌注狂歡的色彩,如花車巡游等等,以形成中國特色的狂歡節?之所以有這樣的倡議,是因為,任何一個節日必須吸引足夠多的年輕人的喜愛和參與,才能得到真正的、永續的傳承。(王紹培)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