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全國展訊

    西安春節舉辦《中國古代燈具文化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2-16
    2月14日電(記者 冽瑋)或石或玉,或陶或瓷,小者僅一握,大者半人高……14日晚間,《中國古代燈具文化展》在西安博物院開幕,該展覽共展出從戰國時期至民國的180盞各個朝代燈具,琳瑯滿目、美輪美奐。

      考古資料顯示,距今約10000至7000年前,人類開始懂得用燈,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終于從烤肉滴落的油脂燃燒中得到啟示,而最終發明了燈。燈的出現,徹底結束了人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傳統。燈的使用,讓人類思考和活動的時間大大加長,人類的需求不再僅僅拘泥于填飽肚子,人類還需要娛樂和文化,于是,文明在燈下慢慢起步。

      據西安收藏研究院院長薛勇介紹,他已有近20年的“藏齡”,這些古燈都是他在工作之余收集的,材質可分為青銅、木頭、石頭、陶制等,造型或豆形,或人俑,或多枝,或木架;用途或置于廳堂,或提攜行走。不僅數量多、品種全、等級高,且造型優美,完整成系列,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歷史價值、學術價值。

      記者在現場看到,宋代猴攀樹石燈、明代蓮花瓷燈、漢代綠釉人頂燈,各具特色,其中一盞漢代九頭鳳鳥綠釉陶質盤式燈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眼球”,分為三層,高50厘米,地盤和中層邊沿各嵌有四個展翅欲飛鳳鳥承托的燈盤,頂部為鳳鳥狀的燈池,十分罕見。在實用的基礎上,中國古代的工匠沒有忘記將藝術的元素注入進去。戰國時期出現的人物形燈以及漢代出現的動物形燈,把各種造型引入到燈具的設計中,尺度適宜、結構合理、造型生動、裝飾富麗,無不包含了審美的意境,使燈具本身就成了一件藝術品。

      薛勇告訴記者,作為見證和記載人類文明進程的燈具,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燈,每一盞燈都能反映一個時代的特征和文化?!斑@個燈臺是元代的,叫‘省油燈’”,燈形似碟子,下面是空心的并有個孔,“這個孔就是放水進去降低溫度阻止油的揮發,從而省油”。而明清之際,把青花、粉彩繪畫引入到燈具裝飾中,又切合了時代的風尚,顯得富麗堂皇。(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