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賣畫,也賣“人”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2-05]
前陣子,“畫廊小姐”的爭議很大。我也寫了《畫廊小姐?海選??》。
老早,我就寫過《賣畫就是賣人》。開頭我是這么寫的:“午后的茶面包,賣畫就是賣人。賣人的品位,人的思想,人的判斷力,人的、非常個人的對生活和藝術的理解?!?br/>
結尾我又寫:“賣畫就是賣人。賣他(畫家)的過去,賣他的未來,賣可視的他的今生,賣你(經紀人)對于他今生的理解?!敝钡浇裉?,我也不覺得錯。
無意看鳳凰網一篇《賣畫還是“賣人”?畫廊小姐評選引發質疑》,呵呵。有什么質疑的?雖然我說“修行大于賣”,但不意味著——我說不賣。這其中的道理,原也沒啥好說的。畫廊當然是商店,當然要賣商品。如果賣的人又好又漂亮,豈不美哉?
我接觸的有限的買家(并非都是收藏家),真正看美女而買的,極少。人家又不是傻子,買畫是為了投資(也有投機)。你長得好,介紹得好,我可以賞心,但未必為“賞心”和“悅目”買單。
尤其歐美買家,你簡直不能用“色”誘人。人家見過的美女,見過的美……多了去了。你巧舌如簧也沒用。人家不吃你這套,人家只看作品。
當然,作品的解讀至關重要。我所逢到的買家,也多奔“名頭”而來。哪個人,什么畫,人家有時比咱還專業。所以,美女的遴選不是標準,“小姐”更是招眼球的媒詞。何必較真兒,進而爭議呢?
也許事情就在爭議本身。有爭議才有眼球,有眼球才有熱浪。我對“畫廊小姐”的看法,如是這般吧。(作者文/李文子系“四分之三畫廊”創辦人)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