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學者看《孔子》:問題比比皆是 "子見南子"不用拍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2-04
     從學術的角度看電影《孔子》——

      問題比比皆是 打分可打六十

      在普通人眼里,《孔子》不過是一部電影而已;但在很多學者眼里,它意味著太多東西——在課堂上,他們曾一次次講述孔子的故事,討論孔子的思想;在私下里,他們曾一遍遍吟誦和玩味孔子在兩千五百年前說過的那些簡潔而內蘊深厚的話,甚至為其中一個字的理解洋洋灑灑寫出數萬字的論文。

      1月18日,北京大學大講堂,湯一介、錢遜、孫欽善、陳來等學者在《孔子》公映之前觀看了這部片子。

      電影中的情節,對于他們而言沒有任何新奇之感,他們不可能以純粹欣賞的態度去觀看,每時每刻,他們都會拿銀幕上呈現的一切與自己腦子里已經無數次想象過的東西去對照,去比較。

      看過片子之后,他們在隨后的研討會上發表了自己的觀感。這些發言中,不乏同情之了解,但也多有激烈的批評。

      “這部電影能夠讓專家們基本接受,我們就滿意了。我們這方面盡力了。但反過來說,如果讓你們百分之百滿意,那這部片子在市場上肯定失敗,我們也不能接受?!敝破降呢撠熑擞谄泛O壬诨貞獙<业呐u時說。

      這應該是一句實在話?!犊鬃印肥且徊刻厥獾碾娪?,但它畢竟還是一部電影。

      于品海還說:“我們希望的是,觀眾看了這部片子,能對孔子產生興趣,愿意去讀孔子的書,讀研究孔子的書?!薄@也是我們愿意在此表達的一個期望罷。

      湯一介(《儒藏》編撰中心主任):

      大場面不錯,小場面欠缺

      有將近十年的時間,我沒進過電影院,但《孔子》這個電影,我還是要看的??赐曛笪矣腥齻€突出的印象:第一,電影選擇的場景是不錯的,從夾谷之會、陳蔡之厄到孔子歸魯,選擇這些場景來表現孔子是比較好的,另外,電影里呈現這些場景的氣勢也比較足;第二,孔子的演員很難選,總的來看,周潤發對孔子形象的詮釋可以說相當圓滿;第三,電影在每個情節中,能夠把《論語》的一些重要思想穿插進去,這點也是不錯的。

      我最近有個觀點,認為中國古代是一個禮法合治的社會,但我們對禮的這個方面重視不夠。在我看來,中國古代,禮不但是道德教化,而且是一種制度。在這個方面,電影也有所表現。

      不過,我覺得電影比較重視表現一些大場面,忽視了一些細小場面的刻畫。我非常欣賞《論語》里“盍各言爾志”一章,這個段落很能表現孔子與其弟子的形象,但電影沒有演這段故事,非常遺憾。

      錢遜(清華大學教授):

      子見南子可以不拍

      對電影《孔子》,很多人期待已久。拍攝這部電影,有支持的聲音,但也有非常激烈的反對意見??鬃幼鳛橹袊幕囊粋€代表人物,表現的難度非常大,所以我對電影會拍成什么樣子,一直以來也非常擔心,今天看了以后,感覺還不錯。

      電影側重于表現孔子的政治活動,對孔子出任中都宰到擔任大司寇,治理魯國,以及后來周游列國,都表現得比較充分。但是,電影對孔子作為思想家、教育家這個側面表現是比較弱的,沒能比較完整地呈現孔子的思想。也許,關于孔子的電影今后還可以再拍幾部,把表現的重點放在孔子的思想上。

      另外,子見南子情節的改編還是有些問題。而且我認為,這段故事在孔子的一生中并沒有那么重要,完全可以不拍。

      孫欽善(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所長):

      關于孔子的史料要謹慎使用

      通過電影這種藝術形式表現孔子,難度很大??偟膩碚f,我認為這部電影的拍攝是認真嚴肅的。電影表現孔子作為思想家的一面不夠豐滿。電影中穿插了《論語》中的一些話,但非常零碎,不能呈現出孔子思想的完整性??鬃与x世前說:“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边@個情節放在電影結尾,孔子的話翻譯成白話,但我估計,多數觀眾未必能領會這句話的涵義。確實,表現這些是很難的,我也不知道電影該如何處理。

      電影努力呈現一個人性化的孔子,方向是對的,但實現的難度很大??鬃拥挠行┕适乱苍S是可以采用的。比如孔子與陽虎的關系,陽虎欲攀援孔子以自重,“歸孔子豚”,孔子雖不欲接受陽虎的攀援,但也不愿失禮,于是“時其亡而往拜之”,但結果兩人還是在路上遇到了,于是有一段對話。這段故事里,陽虎很狡猾,孔子很機智,用來表現人物的性格是很好的,而且,相關的史料也很豐富,在《論語》、《史記·孔子世家》、《左傳》、《孟子》里都有記載,編劇的難度并不大。

      從歷史真實的角度來說,關于孔子的史料使用起來要非常謹慎。即使像司馬遷的《史記·孔子世家》,也有太多小說家言的成分,獵奇的地方很多,不宜全盤采信。又比如“喪家犬”的說法,見于《史記·孔子世家》、《韓詩外傳》等書中,這個材料電影里是不是要用,需要斟酌。另外電影里子見南子的情節放在了孔子見衛靈公之后,這個恐怕是不妥的。電影里顏回之死作為藝術想象說得過去,但與史實是嚴重不符的。

      陳來(清華國學院院長):

      對孔子應有足夠的溫情與敬意

      有些先生認為孔子的電影可以多拍幾部,以后拍得更好一些。我的態度比較保守,我主張孔子的電影盡量少拍,因為根本不容易拍好。

      拍攝孔子的電影,最大的難度在于態度二字。錢賓四先生曾說,我們對于中國文化和歷史,要抱以溫情和敬意。我想這個態度也應該成為我們對待孔子的態度,作為拍攝孔子電影的基本態度。拍攝電影《孔子》的根本原則是什么?我想,第一,我們應該對孔子的成就抱以敬意,你導演和編劇如果對孔子沒有足夠的敬意,那電影的問題就大了,反之,這個原則你如果抓住了,那其他的問題,都是小問題。第二,電影塑造的孔子的銀幕形象應該能夠與孔子在兩千五百年中國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相稱,有人說要把孔子人性化,在人性化的口號下,把孔子變成一個普通人,這是不對的,孔子對塑造中國文化、塑造中國人的精神影響那么大,怎么能夠把他變成一個普通人呢?

      從這兩條原則來看,我覺得電影拍的是及格的。及格不容易。及格是承認它沒有大的毛病。當然,我的容忍度其實已經是很大了,包括電影里子見南子這段故事的演繹我也認了。但是電影里有一個錯誤我是不能接受的,就是對孔、老關系的處理,說老子是孔子的老師。史料記載,孔子問禮于老聃,但這個老聃是不是我們所說的老子,是有疑問的。即使我們承認老聃就是老子,那也只是說問禮于老子,不是說孔子的老師是老子,這兩種表述的差別是根本性的??鬃诱f,“三人行,必有我師”;《論語》還記載說,“子入太廟,每事問”;孔子不僅問于老聃,還問于郯子呢,等等,表明孔子學無常師。這涉及到中國思想史上的大問題,弄錯的話,我不能容忍。

      孔慶東(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孔子》不能拍成一個課件

      胡玫導演拍攝《孔子》的消息傳出后,大家都很關注,有各種各樣的議論。不少號稱孔氏后人者都站出來說話,表達對這部電影的關切,要求電影這樣拍,那樣拍的。其實我比很多號稱孔氏后人的人都更正宗,但我之前沒有說話。我認為,孔氏后人在今天和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在電影《孔子》的問題上,不應該有任何特殊的話語權,不應該干預學術,干預娛樂,可以發言,但發的只能是一家之言,不值得給予特殊的對待。

      如何評論這部電影,可以有兩種態度。一種是老子的態度,在老子看來,一切都是多余,這個事情根本沒必要做。但是事情不會以老子主張的方式發生,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鬃拥碾娪?,胡玫不拍,別的導演也會拍。我們都認為孔子這個題材不適合拍成電視劇,不適合拍成動漫,但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孔子的電視劇和動漫就會出來。胡玫導演的《孔子》注定留在中國影視史上,將來人們會問,你看過周潤發版的孔子嗎?所以,我們就需要轉換到另一種態度,即孔子的態度,所謂“知其不可而為之”,關于孔子的電影很難拍,幾乎不可拍,但既然拍,各方面就盡量促使它拍好,讓電影《孔子》能夠向尊重學術、尊重歷史,特別是向對孔子保持溫情和敬意的方向發展。

      作為一名老師,我也喜歡打分,比陳來老師給的分數高一點,我打70分。這個電影是在頌揚孔子的精神,孔子那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鬃右簧淖非笫×?,但他是一個偉大的失敗者。這個世界不應該是一個成王敗寇的世界,不是說誰成功了,我們就去頌揚誰。一個人在活著的時候沒有實現他的理想,后人不斷去頌揚他,中華民族這樣一種精神,是很了不起的。

      《孔子》的拍攝難度太大太大了,但居然拍得還可以。我看電影的時候就感覺到,很多地方一定投注了學者的心血,有學者在把關,在出主意。拍這個片子,要避免兩種情況,一是戲說,二是圖解。戲說我們會反感不用說,圖解也是不行的。如果這個片子無一字無來歷,那就不是電影,而是我們上課時的一個課件了。所以,我們要求電影《孔子》沒有大的硬傷是可以的,但也不能以純學術的標準去要求它。

      羅安憲(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小問題比比皆是

      孔子的電影我認為是不必要拍的,拍成這個樣子我也不認可。我認為電影《孔子》大的方面一定要忠于事實,小節上有所虛構則沒有關系。以此要求,電影中的硬傷不少,小的問題更是比比皆是??鬃訂柖Y于老聃不可能是在50歲之后,更不能說老子是孔子的老師。在孔子的一生中,與南子的會面是微不足道的一件事,但在電影里,飾演孔子的周潤發是男一號,飾演南子的周迅是女一號,這是在迎合觀眾,嘩眾取寵,這怎么可以?孔子與季氏的關系非常復雜,并不是完全的針鋒相對,電影對此的處理過于簡單化,和我理解的歷史事實有很大偏差。另外,孔子去世時73歲,絕對不可能是電影最后那個白發蒼蒼的形象。

      總之,電影《孔子》加入了太多娛樂化的因素,其危害性在于,它讓對孔子沒有基本了解的人看了后以為這就是孔子。我建議胡玫導演重拍一部《孔子》,但前提是要有一個經得起推敲的劇本。

      張頤武(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拍成這樣很不容易

      《孔子》能拍成這個樣子,我認為是不容易的。當初電影開拍前,我們給劇組餞行,當時非常擔心,大家都不看好這個事情的前景。但現在看到片子,我的心稍稍放下了,他們完成了,而成完成得還不錯,很不容易。

      最突出的感受有兩個:第一,電影找到了各方要求的“最大公約數”。它呈現了一個有一定觀賞性的、有力量的孔子形象,電影人在這部片子中體現出來的專業、用功、謹慎是我們能夠感受到的,這個大多數人都會承認。第二,電影達到和超過了大多數人對它的“最小期望值”,最開始的時候,我們都認為這個事情一定會搞糟,一定弄不好,但結果居然還不錯,片子能讓陳來、孔慶東等先生打六七十分,那就很了不起了。

      整個片子拍得基本上做到了“得體”,拿得出手,在國際上放也不會丟面子??吹贸?,主創人員是有一定想法的,有自己的一點史觀的。這部片子屬于大制作,場面很宏大,使中國大片的領地擴張到了圣賢史詩的范圍,這是很大的突破,盡管,這種突破本身不無爭議。

      整部片子適合一般公眾觀看,這個方向也是對的。它有故事,有大場面,有一些感人的細節,能夠把觀眾抓住。如果把這部片子拍成散文式風格,更多地表現孔子的思想,學者可能會比較認可,但未必引起一般公眾的興趣。他們要照顧到所有的方面,他們其實很早就想到了自己有兩方面任務:首先是“防守”,要讓這部片子基本得到專家的認可,不至于引來學界太多的批評;在此基礎,再做“進攻”,即追求好看,努力與普通觀眾溝通,與一般的大片比起來,它也并不乏味、干巴,它也沒有太多的說教味,能夠吸引年輕人來看。另外,周潤發在《孔子》里的表演早已不是《英雄本色》里的樣子,他塑造的孔子形象基本是立得住的,值得肯定。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