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廣州名伶故居拆否?文化局普查后春節前回應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2-03
    名伶張活游故居將拆引發學者關注(詳見昨日本報廣州讀本),廣州市文化局相關部門負責人昨日稱,已收到市委書記朱小丹批示,要求相關部門負責人實地走訪調研。張活游故居是否保留?連片的伶人故居如何開發?春節前都將有具體回應。

      芳艷芬住蓬萊路,扮相荊軻的羅品超從龍津西走到“秦始皇”少昆侖家斟戲,只要10分鐘……本報昨日報道,廣東八和會館歷時八年調研發現,以八和會館為中心,附近恩寧路、多寶路、逢源路一帶就有上百間名伶故居散落。

      這是全國獨有的伶人故居群,卻仍未得到整體的挖掘和保護,“拆一間少一間!”專家學者呼聲急切,敦促政府采取規劃統籌和實際行動。不過,記者昨日采訪規劃、拆遷和文化等多個部門,仍未有明確答復。

      市文化局相關部門負責人昨日介紹,已收到市委書記朱小丹批示,他們實地走訪了張活游故居,并就此展開調研。據透露,2007年前,占地11萬m2的恩寧路開始進行舊城改造,文化部門已就此展開普查,對于部分粵劇大老倌的故居,“已心中有數”。

      不過,連片舊城改造涉及到規劃、拆遷、文化等多個部門,如何開發和保護連片的伶人故居,“仍待統籌”。市文化局相關部門負責人昨日回應,張活游故居拆不拆?連片的伶人故居如何開發?春節前都將有具體的回應。

      -專家建議

      ◎湯國華(廣州大學嶺南建筑研究所所長)

      張活游故居附近6間建筑一并保留

      廣州大學嶺南建筑研究所所長湯國華昨日第三次走訪張活游故居后建議,將張活游故居附近的6間建筑一并保留。

      “這里原本就是一個院落……”湯國華實地走訪后介紹,現保留完整的張活游故居是建于上個世紀30年代的小洋樓,俗稱“石屎樓”,風格與愛群大廈相同,就是中國建筑學中典型的“早期現代主義”:外墻的意大利批蕩,凸顯的直豎線條……都是其特色。而左右前后的6間建筑全部與其等高,設計風格一致,自成圍合, 布局如同北京的“四合院”。

      湯國華建議,保留伶人故居也應將建筑因素一并納入考慮。據介紹,占地11萬平方米的恩寧路建筑從清末民初至今,留存了不同時代的建筑特色:清末民初的普通民居和西關大屋、民國時期的小洋樓和華僑別墅,以及新中國成立后居民自己加建的紅磚屋等。

      “每種建筑都是當時社會形態的反映……”但根據目前政府公布的規劃,拆哪一間、保哪一間,仍未具體明晰。

      ◎李以莊(中山大學教授) 名伶故居群能與電影博物館相互呼應

      “粵港一家,廣州粵劇和香港電影也分不開!”研究香港電影數十載的中山大學教授李以莊更是積極建言,連片伶人故居群的保護還能與規劃建成的金聲電影博物館相互呼應。

      根據政府此前公布規劃,現有的金聲大廈拆除后就將建成電影博物館,將廣東電影人的輝煌過往集納于此,所有的電影老片段或者照片都將集中出展,甚至建成廣東電影人的蠟像館。

      “大家往北看,卻不往南看……”李以莊介紹,粵港兩地方言一致,“同聲同氣”。上個世紀40年代起,不少粵劇大老倌就紛紛輾轉香港從影:薛覺先出演的第一部粵劇電影《白金龍》,就是香港邵氏電影公司的前身上海天一影片公司籌拍;紅遍省廣澳的“花旦王”芳艷芬舞臺上演悲劇,電影上演喜劇,就拍過150多部電影;大老倌“新靚就”關道卿則演過70多部黃飛鴻電影……

      “更莫提香港電影界的四大小生張活游……”這些都是香港粵語片時代叱咤影壇的“大明星”,都曾居住在恩寧路。  (記者 陳淑儀)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