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藏界與銀行"親密接觸"先河 借銀行收藏"記憶"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1-27]
核心提示
收藏歷來缺乏退出機制。投資者收入囊中的寶貝要變現常常要經歷漫長的等待,一些收藏玩家因此而“囊中羞澀”難以出手購買更多的珍品。但這種局面伴隨著銀行的積極介入或將改善。
昨日,廣發銀行長沙分行攜手長沙市收藏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同時透露出該行對星城收藏品市場的深耕意圖。記者了解到,作為入駐星城的金融新兵,廣發銀行擬抓住湖南文化強省的時機,向藏家引入投資理財概念,并且還將與收藏協會就金融產品研發方面進行深入探討,挖掘合作空間。
小眾投資,收藏玩家苦于資金“斷流”
玩收藏大多是個人行為。多年來,長沙人對金銀器、玉石器、陶瓷、青銅器、書畫、古籍拓本及雜件等多個門類的古玩和藝術品收藏,散落于星城各個角落,逐漸形成了一個固定群體并在持續壯大,而從事收藏的玩家大多具有一定的資金實力。
不過,即便是有資金實力的藏家,偶爾也會面臨資金吃緊影響后續收藏。據長沙市收藏協會會長彭軍介紹,有一些收藏愛好者看到中意的珍品有購買沖動,很快資金“斷流”影響到后續藏品的補充,而資金斷流是最讓藏家“郁悶”的。由于多年來藏品退出機制不健全,藏品變現渠道有限,古玩產業由此受到制約。如果銀行能夠介入,可以更好地幫助藏家打理好手中的資金,理財概念的引入也能夠讓藏家們避免“將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同時,許多銀行的貴賓客戶的加入,也能夠幫助提升市場成交量和人氣,擴大收藏圈。
隊伍壯大,藏家翹盼財富增值
收藏備受推崇的背后,是逐年增多的藏家大軍。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伴隨著湖南本土制造業、零售消費業的發展壯大,相當一部分資金實力雄厚的人群加入到了收藏隊伍,其中不乏商業巨賈和企業掌門人。
從招行、建行、中信銀行等多家銀行紛紛傾力打造的私人銀行業務介紹中不難發現,包括書畫等高端藝術品和古玩在內的收藏品,愈來愈成為各家銀行在爭奪高端客戶時不可或缺的王牌,而在香港嘉士德等拍賣現場,頻頻舉牌的大多就是私人銀行里坐擁龐大資產的高端客戶。借助收藏品,藏家們一方面可以鑒賞把玩帶有時代印記的珍稀物品,撫摸歲月的臉,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銀行的理財服務坐享財富增值。
45歲的長沙人周先生從二十出頭就開始對銅鏡情有獨鐘,歷經二十余年的收藏投資,目前他手中珍藏的漢、唐等多個朝代的銅鏡已有百余件。他告訴記者,通過收藏投資,他的藏品從最初的幾千元已經壯大到眼下的幾百萬元,財富不斷增值的同時,他依舊關注,有沒有為他這類資金頻繁進出的客戶節約手續費同時提供更周到服務的金融產品。
捕捉先機,廣發擬攪動星城藏界
廣發銀行長沙分行行長劉智達表示,廣發銀行自2009年9月進駐長沙,到去年底存貸款額度雙雙突破25億元,發展迅速。而在力推廣發“真情理財”服務的同時,廣發銀行發現,像周先生這樣,相當一部分貴賓客戶對收藏表現出了濃厚興趣。
“這次與收藏協會的‘親密接觸’,也是我們與客戶溝通了解以及對市場調研之后作出的決定。這在長沙的銀行業還是第一次,也是個大膽可行的設想。未來在產品研發方面會有進一步的合作?!睆V發銀行長沙分行個金部負責人羅夢月告訴記者。本次簽約只是開了個頭,廣發銀行長沙分行將不斷推出金融創新產品,與收藏協會一同彌補湖南文化產業中古玩、藝術品收藏投資這塊短板,共同壯大頗具發展潛力的這一文化產業項目。
記者了解到,作為文化大省,湖南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古玩和藝術品產業發展前景很受推崇,例如以毛澤東著作為代表的“紅色收藏”、頗具長沙本地特色的文物長沙窯瓷器等,都以其“長沙性格”而越來越成為全國收藏界的亮點,備受追捧。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